N海都记者
陈江燕文/图
“追星”作家采访百位党史人物
钟兆云
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宣教处处长
刚过天命之年的钟兆云出生在福建武平县,1990年正式调入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从事党史研究和宣传工作。“小时候,我就喜欢追星,到现在,我还在追星。”钟兆云说,他追的星,和大家的不太一样,他追的是党史中的英雄人物。
借党史人物晓党史故事
钟兆云说,比如对很多福建人而言,项南同志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省委书记。“他不仅是一位大胆的改革者,还是脱贫攻坚的先行者。”钟兆云说,项南就像是撑伞的人,为老百姓们撑起了“保护伞”,送去了一方安宁。直到
逝世前,项南还在工作岗位上为扶贫等事操劳。
回忆起项南,钟兆云的眼角泛起了泪花。如今,钟兆云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一个项南题字的圆盘,题写的内容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钟兆云将其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以此来缅怀项南。
钟兆云说,通过一位典型的党史人物,可以了解其背后的党史故事。而随着对党史了解的深入,就越
发觉得英雄人物的伟大。“这些英雄,为党和人民奉献了一切,他们才是值得大家追的星。”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30年来,钟兆云采访了包括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内的上百位重要党史人物。他还发挥自己的文字特长,将党史研究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用文学作品积极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人物。目前,钟兆云已出版专著40余部共1800余万字。
远行千里求真觅迹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钟兆云常常不辞辛劳,南下北上,远行千里。每一部作品他都要花很长时间进行采访、查档、取证。成稿之后又反复推敲,数易其稿。正因为如此耗费心血,他的作品才总能打动人心。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钟兆云说,早些年他刚入行时,通信手段还不够发达,没手机、没微信,和采访对象建立联系都很难。但初生牛犊不怕虎,钟兆云想方设法和采访对象的身边人取得联系,进而和采访对象建立了联系。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碰壁的情况。幸运的话,便能够获得一次采访机会。不过,这还只是第一步。
不少采访对象居住在北京,为了能当面聊一聊,钟兆云便独自一人坐上两天两夜的火车前往赴约。为了省点钱,来到北京后,他就和别人合住在最便宜的旅馆内,每天坐公交车去见采访对象。出来一趟不容易,他把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的,就为了能多采访些人,能多听些事。
“在了解英雄中来宣传英雄,在宣传英雄中来学习英雄,在学习英雄中来效仿英雄。”钟兆云说,每天和英雄打交道,耳濡目染间,英雄们的正气也感染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