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董加固
通讯员 陈家缘
闪烁的警灯、洁白的高墙……随着隔离期结束,6月30日上午,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汉某珍被戴上手铐,送进了安溪县看守所。至此,这一特大偷渡团伙的33名嫌疑人已被悉数关押。
昨日,记者从安溪县公安局获知,今年3月份,该局联合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公安局抓获6名涉嫌偷私渡的犯罪嫌疑人。在对嫌疑人的深度审讯中,安溪警方发现,这些偷渡客背后存在“一双黑手”,组织他们从福建、贵州等地出发,分段换乘到云南陇川县,最后偷越边境。为尽快打掉这一“越境运输”链条,安溪警方迅速组织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远赴云南侦查。经过三个多月昼夜奋战,专案组最终在云南、福建、贵州等地,将这一链条上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蛇头”:成立5个小团队分段运送偷渡者
记者从安溪警方了解到,早期的偷渡往往采取乘船方式,偷渡者像蛇一样蜷缩在甲板上,故被称为“人蛇”,组织偷渡的人则被称为“蛇头”。今年50岁的云南籍女子汉某珍就是一名“蛇头”。表面上,她和所有这个年纪的女子一样,喜欢跳广场舞和旅游,实际上她却是一个偷渡团伙的组织者,是负责关键环节运输的核心人物。
汉某珍是如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偷渡链条的呢?随
着审讯进一步的展开,更多的细节被披露出来。在汉某珍的身后,有个由5个小团队、20多人组成的偷渡团伙。这5个小团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他们将整个运输链条分为了5段路线,分别是福建至云南、贵州至云南、云南昆明大理至保山、云南保山至德宏、云南德宏至境外。汉某珍负责的是整个偷渡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负责将人带至“安全屋”(“蛇头”间黑话,偷渡客多将其称为“小黑屋”,借
以调侃“安全屋”其实并不安全),并运往境外。
像蚂蚁搬家一样,这个偷渡团伙正是通过分段运输,一点一点往外“搬”人。并且,这个运输方式可以随时变换路线,并减少沟通,以避免被一网打尽,因此给专案组的侦办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然而再隐蔽的犯罪也无法逃脱警方的追查,汉某珍等人自以为每个环节都足够隐蔽,最终还是被警方发现了蛛丝马迹。
今年3月初,民警发现
一伙偷渡客的踪迹后,顺藤摸瓜发现了汉某珍的存在,最终通过资金链条、通讯记录等方式,将该团伙一网打尽。面对如山的铁证,汉某珍最终低下了头,对其组织偷渡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出去的人,都有赚到钱吗?”在前往看守所的警车上,负责押运的专案组民警问道。汉某珍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回来,哪怕回来的人,也会像地老鼠一样,不敢到处声张……
运输司机:开网约车月入上万现在悔不当初
与汉某珍一同被捕的,还有47岁的江西籍“蛇头”邓某,他负责福建至云南段的偷渡者运输。
邓某供述,他原本在江西老家做全职滴滴司机,虽
说风里来雨里去颇为辛苦,但每个月也能赚上万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汉某珍。汉某珍说,这(运人)是灰色行业,安全、来钱快,被抓到了也没事……
一心想赚钱的邓某,利欲熏心,听信了汉某珍的说辞,从一开始负责运输,到帮助引诱偷渡客前往缅北“淘金”、安排路线,邓某越陷越深,也成了福建至云南路段的一名
“蛇头”。
“原本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多好!现在,钱没赚到,家也没了……”邓某后悔不已,称女儿还在读书,不知今后该如何面对家人。
偷渡者:
被“蛇头”蒙骗感谢民警解救
从3月份发现偷渡人员的踪迹,到分析研判,再到奔赴云南展开抓捕,全体办案民警无不铆足一股劲儿,加班加点,争取早日端掉这个偷渡团伙。专案组民警苏良宾说,他们非常清楚,每拖一天,可能就会有梦想“一夜暴富”的人,因为经不住诱惑走上不归路。
在云南的抓捕过程中,民警就解救了这样一伙准备偷渡的6个年轻人。他们平均年龄31岁,其中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20岁,来自贵州和四川,听说缅北是“淘金天堂”才决定偷渡去赚钱。
然而,在路途中,这伙年轻人才知道,他们出
去做的竟然是骗人勾当,试图退出却遭到拒绝。此前一脸和气的“蛇头”,见他们上了车后立马变脸,不仅没收了他们全部的通讯设备,美其名曰“避免被警方监测跟踪”,而且进行威逼利诱,让他们不敢擅自逃离。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不通、环境复杂,这伙年轻人最终只能听天由命,一步步跟着“蛇头”踏入深渊。
“警察同志,感谢你们将我们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被抓获后,这6人并没有反抗,反而真诚地对民警说,“早知道出去骗人,我们就不来了!缅北哪里是他们说的天堂,简直就是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