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黄晓蓉通讯员吴文霞黄阿兰文/图
6月27日晚上7时许,泉州一名2岁女童被粗心的父亲独自锁在密闭的车内十几分钟,幸好消防员及时赶到现场救出她。每年,泉州消防都会接到多起类似警情。昨日下午,海都记者联合泉州消防,一起做了一场模拟被困车内的小实验,来告诉你这种行为有多危险。
【案例】被困十几分钟2岁女童满头大汗
6月27日晚上7时许,一名女子哭着报警称,粗心的丈夫没拔钥匙就将车门锁了,2岁多的女儿被独自关在车内,急需救援。接到报警后,丰泽北峰消防救援站出动1辆消防车和6名消防指战员前往泉州市鲤城区开元街道崇福路处置。
在现场消防指战员看到,女童被困在后座的安全座椅上,一直在哭,车窗无法从外面打开,家属也找不到备用钥匙。女童大声哭泣会快速消耗氧气,时间拖得越久越危险,经过与车主沟通,消防员决定将车窗进行破拆。
为避免女童被破拆的车窗玻璃伤到,指战员将破拆车窗位置定于与儿童所处位置对角处的副驾驶位上。指战员先利用螺丝刀与锤子,简单快速地对车窗四个角落进行破拆,将车窗拆卸下来后打开车门,迅速将女童抱出。女童抱出来时已是满头大汗,连头发都湿了。
“孩子爸爸锁车时忘了向后看看,结果把孩子一个人落在车里了。”孩子妈妈介绍,孩子大概被困了十几分钟,所幸消防救援迅速,孩子没有受伤。通过自己的经历,她想给广大家长提个醒,切勿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实验】模拟被困车内温度短时间飙升
昨日下午,海都记者联合泉州消防,一起做了一场模拟被困车内的小实验。
海都记者发现,下午3点,在太阳直射的情况下,5分钟后,轿车内部温度从35℃飙升到56℃,消防员刚打开车门,一股热浪袭来,根本无法落座。
正式实验在下午4点进行,我们将车停在阴凉处,并事先在车内开了空调,把车内温度控制在25℃才开始实验。
海都记者记录了几个时间节点和感受:
5分钟之后,车内温度计显示车内温度为30℃,记者额头开始微微冒汗,感觉有些口渴。
10分钟之后,车内温度计
显示温度为34℃,记者脖子、手心也开始出汗,额头有一两滴汗珠,开始感觉有些难受,胸闷。
15分钟之后,车内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5℃,记者双臂开始有密集的汗珠,头发被汗湿,感觉呼吸不畅,开始表现烦躁。
30分钟之后,车内温度计显示为36℃,脖子开始大滴淌汗,脸颊发烫,很想喝水,衣服也汗湿了,感觉有些头晕。
经过实验可以看到,即使轿车停在阴凉处,15分钟后车内温度就上升了10℃,更不要说轿车停在太阳直射的地方了。记者和消防员作为成年人都很难接受这种密闭、闷热的环境,更不要说一个小孩了。
【专家】体温达到42℃就有生命危险
夏季炎热,国内每年几乎都会出现儿童被困车内窒息身亡的惨剧。
据医院急诊科专家介绍,在相同环境下,儿童体温升高速度比成人快三五倍,车内温度的快速上升可能导致孩子体温飙升、脱水、窒息等,甚至死亡。
专家表示,人的体温一般在36℃左右,当环境温度达到32℃时,人体就会通过排汗来使自身降温。如果环境温度过高、通风不好,人体内高温
散不出来,就会引发“热射病”或热痉挛;当温度达到39℃时,人体汗腺系统将濒临衰竭,心脏病猝发、心衰等险情会随时发生;当温度达到40℃时,大脑调节功能将开始瘫痪,以致出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等现象。
据悉,当温度达到41℃~42℃时,人体的承受能力可能就会达到极限,此时人体的排汗、呼吸、血液循环等一切脏器及代谢系统都可能丧失功能。
【提醒】这些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把孩子困在车内无非有这几点原因:家长粗心大意,下车时忘记孩子在车上;家长认为暂时离开没有问题,把孩子留在车内;汽车自动落锁,困住了孩子;孩子顽皮偷偷进车内玩耍被困等。
泉州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天气炎热,请各位家长一定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切勿粗心大意或抱有侥幸心理,将孩子滞留在车中,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此外,家长平时也要提高孩子的安全自救意识。
①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大人下车时养成查看后座的习惯,即使是短时间下车也不能单独留下孩子。独自带孩子出门时,可将重要物品放在孩子身边,提醒自己还带着孩子。
②不要贴过暗的车窗膜。万一孩子被困车内,浅一些的车窗膜也好让自己和其他人及时发现。
③车内准备儿童哨子、小喇叭等发声玩具,能让孩子在紧急时吹哨子求救。教会孩子熟悉自家车况,教会孩子自救知识,比如打双闪或击玻璃求救、开后备箱逃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