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包华通讯员 周昊文/图
暑假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也是意外伤害高发的时段。记者从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了解到,近期,我省各地涉及小孩的意外案例较多,大到火灾,小至各种离奇被卡的事故。省消防救援总队特意从中选出三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其中,在漳州市长泰区的一场火灾事故中,被困的三名儿童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合理的避险方式,特别值得表扬,可供其他家长、孩子们学习、借鉴。
正确自救
居民楼起火,三儿童湿毛巾捂嘴等待营救
7月5日上午,在漳州市长泰区,一居民楼发生火灾,屋内多名儿童被困。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时,整栋居民楼被浓烟笼罩。在火势被控制后,消防员立即破门营救。
在居民楼3层,消防人员进门营救时,一名男孩正用湿毛巾捂嘴,躲在阳台等待营救。在5层和6层,一名女孩和一名男孩也采用了类似的避险方
式:用湿毛巾捂着嘴,躲在屋内或者浴室,等待营救。
据了解,火灾发生时,这三个孩子都是独自在家,两名男孩的年龄在11岁左右,女孩在7岁左右,都已经上了小学。万幸的是,这三个孩子都采取了正确的自救方式。事后,消防员问这三个小孩如何懂得这些,孩子们说:“消防员叔叔们到学校教了我们一些消防知识啊!”
好奇引意外
两岁多的姐姐,用儿童马桶套住了弟弟的头
7月2日晚7时04分许,福州消防特勤四站接到报警称,在仓山区福湾新城秋月苑,一男婴被卡儿童马桶无法动弹,请求救助。
到达现场后,消防员发现,被困的是一名9个月大的男婴。两岁多的姐姐和弟弟玩耍时,将儿童马桶套到了弟弟头上,导致男婴的头部卡住无法动弹。现场,男婴被妈妈抱着,但还是哭闹不止,男婴的颈部已被勒
出了红痕。
消防员立即拿来破拆工具,对马桶实施破拆。在破拆过程中,指挥员不停安抚小孩情绪,避免其挣扎被误伤。经过10分钟的紧张处置,马桶被成功剪断,所幸救援及时,男婴并无大碍。
据了解,事发时,孩子的父母都在家中,姐姐和弟弟玩耍时,他们没有在意,突然间听到姐弟俩的哭声,才发现出了事。
家中无小事
男孩手指,被卡塑料凳夹缝
7月5日下午,泉州德化县龙浔消防救援站内,一位父亲带着7岁多的儿子前来求助。原来,男孩在家无聊,拿家中塑料凳子玩耍,不慎将右手食指卡在凳子夹缝中,其父亲在家中试图自行取出,但是手指与凳子卡得过于严实取不出来,只好带孩子到消防站求助。
消防员仔细检查后发现,小男孩的食指,因被卡住有段时间,浮肿比
较严重。消防员用老虎钳先从塑料凳一侧的边缘剪开,尝试将塑料取下,但是塑料质地较硬,无法强行扩张。于是,又通过塑料凳的另一侧将其剪断。几分钟后,男生的手指终于脱困。经检查,男生的手指在破拆的过程中没有流血,除了肿胀之外,并无大碍。随后,消防员拿了一些冰块,给男生的手指做了冷敷。
□提醒
监管和教育是关键
据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暑假,涉及孩子的意外事故,都会较往常增加许多。家长们更应注意守护孩子的安全,尤其是家中有幼童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外出时应带上孩子,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确需离开的,请把孩子交给其他看护者,并尽量将孩子的活动控制在监护人的视线范围内。
2.留心家中的危险地带,别让孩子接触到电器、家具的尖角锐利处,散落的小零件,放置消毒液和洗衣液的地方等。
3.家中阳台、窗户应安装防护网,阳台围栏定期检查维修,阳台地面不要堆放杂物或摆放椅子,以免孩子攀爬坠楼。
4.孩子对危险的感知度很低,平时多给孩子上安全教育课,灌输安全意识。
孩子的安全无小事,身为父母,请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孩子,别让意外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