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逛冶山巨石阵纵览千年诗文

9块巨石刻着从唐代到清代的39首诗文,让市民了解福州历史文化

冶山公园巨石阵

唐裴次元《望京山》

N海都记者罗丹凌石磊磊陈琦文/图

距离第44届世遗大会召开还有三天,在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上的冶山春秋园,全新的景观带给市民不同的体验。冶山有着福州2200多年建城史中的大量遗存,昨日上午,由9块花岗岩条石组成的巨石阵正式完工,上面刻有从唐代到清代的39首诗文,让市民更加全面地了解福州历史文化。孩子们穿梭在巨石阵里,如同在迷宫中穿行,更是在时光里穿越。

从古籍中集诗词石刻含各种字体

在夏日的高温下,冶山春秋园西侧园区里,工匠们正在整理9块巨石周边的环境。

这9块巨石为花岗岩材质,最高的近4.3米,重约25吨;最轻的也有7吨左右。很多人看到它们,会想起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

和英国巨石阵不同的是,冶山春秋园的巨石阵带

着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它们是用大吊车运进公园,安装时,巨石保持着自然形态,没有经过刻意雕琢。

石刻上的字体基本涵盖了楷书、隶书、行书、草书、魏碑等,一共35面,集纳了39首诗文。

负责景点打造的中国城市雕塑委员会的会员、著名雕塑设计师林靖表示,在这

座遗址公园的设计中,原先是没有巨石阵景点的。为了增加公园的文化底蕴,让市民了解历代的诗文,专家们从《三山志》、《闽都记》等古籍中收集诗词,选取了39首最具代表性的,作为石刻。

“施工时间也超过我们的预期,3名工匠用了3个月时间才完成。”林靖老师说道。

孩子们穿梭其中如在时光里穿越

巨石阵景点是在一片空旷的大草坪上,孩子们穿梭其中,如同在迷宫中穿行,更是在时光里穿越。

林靖老师说,专家们此前一直在讨论用8块巨石代表八闽,还是用9块代表九九归一。“冶山有闽越国宫殿的遗存,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了9块,代表这里的尊贵意义。”

在巨石雕刻的诗文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唐代

福州刺史裴次元的《望京山》中的“积高依郡城,迥拔凌霄汉”。

文史专家卢美松告诉海都记者,裴次元是晚唐福州刺史,着力保护山川泉树,创筑亭台楼阁,开辟了冶山二十九景。望京山,顾名思义,是看着当时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方向,而当时的福州城池,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巨石中还有宋代名臣蔡襄的《秋日登郡楼二首》,即:秋水已复漕,秋风初怒号。天容霜后净,山势北来高。落叶随飞鸟,疏砧答暮蝉。悠悠戍楼角,悽切万家传。

林靖老师表示,石刻上的诗文书写,都是他一人完成,主要是为了风格相协调。在写蔡襄的诗文时,他也借鉴了蔡襄的书法风格,留下古韵。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