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黄晓蓉 文/图
□我想上大学
学子档案
徐松福
毕业高中:国光中学高考分数:586分(物理类)志愿学校: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
他出生于泉州南安市洪濑镇扬美村的一个特殊家庭,父母亲均是聋哑人,父亲至今无法找到工作,母亲一人在家附近工厂车间做小工。家里还有个弟弟刚初中毕业,成绩也不错。平时,67岁的奶奶也会在食堂给人洗碗,填补家用。
因为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19岁的徐松福懂事又孝顺。这样坚强刻苦的孩子实在不多了,希望有好心人可以帮助徐松福上大学,让他安心完成学业,如果您愿意,请联系我们。
生长在特殊家庭感恩父母生他养他
两年前,徐松福家中的那栋破旧石头房被鉴定为危房,需要及时翻建改造,因实在掏不出钱来,一家五口人,只能暂住在叔叔家里。
在叔叔家中二楼,我们见到了43岁的父亲徐辉展。他说不出话来,也听不到声音,但用最质朴的笑容表示欢迎。
徐松福曾听奶奶讲,父亲出生后的那一年里一直
在生病,不停地打针吊瓶,因为用药过度,最终导致聋哑。因为身体原因,父亲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平时就负责在家里做做家务。母亲比父亲小1岁,听说是幼年时期患脑膜炎,导致聋哑。现在在家附近的一家皮包厂当车工,做得好的情况下,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
徐松福出生时,徐家的
亲戚朋友又喜又忧,欢喜的是,孩子生出来时很健全,但他们担忧会不会也聋哑了。这么多年来,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小伙身体越来越健壮,长得阳光又帅气,学习成绩也不错,而准备上高中的弟弟,也生得健康聪明,大家都替这一家子感到开心。
由于父母平时不会讲话,徐松福和父母交流只能靠手势。徐松福说,自己并
没有学过专门的手语,因为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就自然而然地和父母亲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沟通方式,属于家里独一无二的语言。
虽然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家庭里,父母亲无法作为家中最坚实的依靠,但徐松福从未嫌弃埋怨过他们,更多的是感恩父母,感谢生他养他,让他拥抱这个美好的世界。
希望有能力撑起家让家人不这么辛苦
因为与外人沟通有障碍,徐松福一家的收入微薄,除了靠母亲打工和低保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外,67岁的奶奶每月也靠在食堂洗碗挣点钱来填补家用。最近,奶奶时常感到腿脚酸痛,只能在家休息一段时间。这个坚强乐观的老人,从未在两个孙子面前哭,聊着难受时,只能躲进房间里抹眼泪。
徐松福还十分感激叔叔这些年的帮助,叔叔在一家超市当管理人员,收入并不高。他没成家时,和奶奶共同照顾他们这一家子,后来成家了,身上也承担着自己家庭的负担,徐松福也不忍心将这个重担一直压在叔叔身上。
所以,徐松福十分刻苦努力学习,他想用成绩报答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我
们家庭条件差,从小没有进行额外补习,但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成绩不会输给他人。”徐松福说。
经过一番努力,初中升高中时,徐松福以不错的成绩进入了国光中学,高中三年成绩基本保持在班级前列。
今年的高考,徐松福考了586分的好成绩,可是一家人为了学费却十分发愁。眼下,徐松福只能
一边在家帮忙做点家务,一边出门找暑假工,他想趁着暑假,学费能挣一点算一点,让家人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
对计算机感兴趣的他,打算以后当一名程序员。他听说程序员的工资还不错,这样大学毕业出来工作后,他就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母亲和奶奶不用这么辛苦,叔叔也能安心照顾他的小家。
□【我要帮助TA】
海都助学热心人连续5年来助学
今年6月初,海都助学老朋友余先生再次联系海都助学组,要预订一名寒门学子。前日,余先生就想帮助1号学子黄宝婷,却晚了一步。但他持续关注着海都助学动态,昨日一早就打来电话,认捐2号学子王鑫发4年的学费。
余先生说,他身边有很多朋友通过海都助学直通车帮助贫困学子,他耳濡目染,也加入了爱心助学队伍,至今已经坚持5年了。但他很低调,不愿透露名字,只希望默默地资助鑫发。
“不要回报,更不想他
们有心理负担。”余先生再三叮嘱记者,不要把他的个人信息告诉学子,以免学子们有心理负担。
昨日,晋江众城慈善协会林会长也联系海都助学组,要认捐鑫发的学费,得知鑫发已被余先生抢先一步认捐走,林会长表示将持续关注海都助学,为寒门学子尽一份力。
“感谢所有好心人,在大学里我会更加努力,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将爱心传递下去。”大学学费有着落了,鑫发和爸爸妈妈都开心极了,一直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资助方式
1.资助学费。通过一对一的结对子,按照一年5000元的学费标准,每年暑假时汇入学子的个人账户,通常为4年(若中途资助人经济发生困难,或学子有能力自己筹到学费,可停止资助)。
2.泉州市委统战部(侨办)牵头与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民宗局、工商联、侨联、新阶联、留联,继续开展“同心助学松柏成才”行动,2021年拟筹集100万元,资助全市200名贫困学生,每人资助5000元,进一步助力海都助学。
3.资助生活费。不限额度、不限笔数,一次性给学子部分生活补助。但每位学子获得生活费总额不超过2000元。
□联系方式
不论是急需帮扶的学子,还是热心人士,都可以通过4种方式联系我们:
1.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
2.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留言。
3.微信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留言。4.在智慧海都APP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