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花巷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古曲唱千年琵琶悠悠奏

海都记者走近南音乐器制作传承人黄小龙,听他讲述与南音三十一载的不解之缘

父亲吹箫儿子弹琵琶,合奏悠悠南音

制作琵琶需要经历多道程序,其中打磨会产生许多粉尘

▲平整琵琶的粗坯是细活,不仅讲究技巧还考验耐心

琵琶有了贝壳的点缀,别有韵味

N海都记者柳小玲田米文/图

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

如今在泉州,南音早已经融入百姓的生活之中。“古曲千年唱未休,管弦韵美出泉州”,泉州南音之所以至今依然拥有鲜活的生命力,也与一代代乐器制作者的积极探索和传承密不可分。

在泉州南安梅山杨塘垅旧街,藏着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这里卖南音乐器,有洞箫、二弦、三弦、琵琶、拍板。店主黄小龙是南安市南音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我想,这辈子我都放不下这东西了。”黄小龙今年55岁,这也许是他说下的最动情的一句话,自24岁那年制出第一把琵琶,至今他已与南音乐器相伴31载。近日,海都记者走近黄小龙,了解他是如何与南音乐器结下不解之缘的。

守今朝四处寻老杉木做琵琶贝壳系列最惊艳

黄小龙的南音乐器制作室里,堆满了各种乐器零部件和工具,分门别类、杂而不乱。

黄小龙坐在椅子上平整琵琶的粗坯,这是个手工细活,刨刀慢慢地刨,不仅讲究技巧,还考验人的耐心。儿子黄俊贤站在一旁给父亲打下手,自去年全身心跟随父亲学习南音乐器制作后,他才深切体会到制作一把乐器背后需要付出的耐心。

“一把琵琶音质的好坏,除跟长年累月积淀下来的制作工艺水平有关外,还和木料关系密切,需挑选经过数百年风风雨雨的老杉木,这种木材稳定性好,古香古色,做出来的琵琶音质才是绝佳的。”黄

小龙指着制作室里囤积的大大小小的老木头说道。

琵琶制作,从凤头到琴身,再到面板,每个部位对木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琵琶的琴身选用杉木,越老的杉木越好。而为了得到老的杉木,黄小龙经常会向认识的建筑师傅打听哪里有闽南老房要翻修的,知道有不要的老

杉木,他会兴奋地寻木而去。

而一把琵琶从木头到制成要经过开模、盖印版、装凤头、安音位、刨光、上漆等步骤,通常要花上一周多的时间。黄小龙制作的琵琶中,最上乘的要数贝壳系列的琵琶,琵琶上有了贝壳的点缀,看起来像嵌入宝石一般。

忆往昔小泥水匠爱上南音还成就了一段姻缘

黄小龙19岁时,还是个泥水匠。有一日,他在镇上一户人家修房子时,被满墙的南音乐器吸引住了。他取下其中一把琵琶拨弄起来,琵琶发出的声音美妙极了,令他爱不释手。

主人刘炳煌见黄小龙对这些乐器如此喜欢,便与他多交谈了几句,并教他如何弹奏。黄小龙修完房后,原以为两人不再有交集,却没想到,两年后,黄小龙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位姑娘,这位姑娘的父亲

便是刘炳煌。

此后,黄小龙经常跑到刘炳煌家中请教学习弹奏乐器。刘炳煌当时是个木匠,平时也制作南音乐器,看到黄小龙这么热衷南音,便将技艺手法传授给了他,黄小龙一边学习,一边帮着制作,一段时间后,掌握了基本的制作方法。

24岁那年,黄小龙与刘炳煌的女儿结婚,并开了家餐馆。他在清理餐馆时,见到角落遗弃了块木料,便想尝试做把琵琶,没想到这次竟独立制出一把

完整的琵琶。黄小龙将这把琵琶挂在餐馆里,闲时就取下来弹唱南音给客人听,有位食客听到后,出300元买下了这把琵琶。黄小龙看到自己做的琵琶竟如此受欢迎,开心地又连做了好几把,他把这些琵琶挂在烟酒柜上方,来买乐器的人越来越多。

开餐馆的那四年里,黄小龙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南音的世界里,后来,他干脆关掉餐馆,开起了南音乐器店,专心跟随岳父学习弹唱和制作南音乐器。

望前路儿子辞职回家研习技艺传承后继有人

在黄小龙眼里,岳父刘炳煌对南音的执着喜爱令他敬佩。他介绍,岳父家与南音乐器很早就结缘了,清朝光绪年间,岳父刘炳煌的祖父刘西垒是个木匠,但因酷爱音乐古曲,学习唱曲、弹琵琶、吹洞箫。到了刘炳煌的父亲一代,便开始亲自动手制作南音乐器。而刘炳煌“痴爱南音”,不仅制作乐器,还曾组织南音团队,自己负责弹奏,在当地闯出了名气,时常有人邀他们演出。

“如今,我儿子也跟随我制作南音乐器了,不怕后继无人了。”黄小龙说,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这门制作技艺,以及南音这一精粹传承下去。

打小就在南音氛围里成长的大儿子黄俊贤,对南音也比旁人多了几分特殊的感情,南音的每样乐器,他都能熟练弹奏。去年,黄俊贤辞掉了鞋面设计工作,回到父亲身边,一起研习南音乐器制作技艺。“就是想,也觉得有责

任让南音乐器技艺更完善些,和父亲一起做这样一件事挺有意义的。”谈及回来的原因,黄俊贤如是说道。喜欢安静的他,经常会跟父亲一起弹奏南音,他说,在舒适缓慢的音调里去放慢自己,南音绝对是不二之选。

而有了年轻血液的加入,黄小龙家制作出的乐器,在技艺手法上得到了升级改造,例如对琵琶的“四相”部位进行打磨刨光,使乐器造型看起来更精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