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他聪明开朗暑假补课挣学费

父母在外务工收入微薄,由爷爷奶奶带大的苏鑫灿一心想上大学,将来靠自己的努力提升家里的经济水平,让父母不要太辛苦

苏鑫灿

N海都记者柳小玲文/图

苏鑫灿的父母从他小时候开始就在外务工,他由爷爷奶奶带大,是大家眼里的留守儿童。

这个聪明开朗的小伙,今年高考考了物理类591分的好成绩,一家人又喜又忧。鑫灿一心想要上大学,但父母收入微薄,面对读书所需要的高昂费用,家里压力不小。为了凑齐生活费,懂事的鑫灿,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全部用来给人补习,挣点学费。

父母在外务工所住老厝为危房

采访当天,安溪县湖头镇溪美村温度达38℃,19岁的帅小伙苏鑫灿,正在给邻居家的弟弟妹妹补习,他匆忙赶回家,汗水从脸上滴滴答答地流下来。

苏鑫灿的父母都在外务工,他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还有一个小他10岁的妹妹,四人住在一栋爷爷

年轻时盖的老厝里。此前该老厝被村里鉴定为危房,因没钱一直未翻建。

在兄妹俩只有几岁大的时候,苏鑫灿的父母为了挣钱给他们上学,便外出打工,他俩便成了村里的留守儿童。小时候,苏鑫灿并不懂得留守儿童是什么意思,因为村里很多

小伙伴的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了。他盼望过年,因为可以见到爸爸妈妈,还有肉吃,有新衣服穿,只有那一刻才觉得幸福。

他坦言:“父母都在外打工,长期见不到他们,我就是别人眼里的留守儿童。”虽然如此,这名留守儿童却格外乐观开朗,从

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也成为村里最受大家喜欢的孩子。

这不,高考一结束,村里就有大人找他帮忙给家里要中考的孩子补习,苏鑫灿没有拒绝,给这位弟弟补习了10多天,其数学中考成绩从不及格到及格,提升了30多分。大家

见鑫灿补习有效果,于是让鑫灿继续帮忙补课,鑫灿每天上午补英语,下午补数学,这样上大学前就能攒1400元的学费了。

鑫灿觉得,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压力,补习不荒废学业,也能为父母减轻负担,帮忙挣点学费。

希望靠自己努力让父母不要太辛苦

“我上大学后,会自己勤工俭学,再也不用花爸妈的钱了,给他们减轻负担。”苏鑫灿说,他的心愿是去上大学。对此,他的父母也很支持,然而上大学每年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却像一座大山,让父母备感压力。

在苏鑫灿的记忆里,父母从小就在外打工,村里有人介绍哪里可以做工就会去哪里谋生路,去

过山东、广州等地。现在,父母亲正在三明市打工,两人轮流给别人看店,平均下来,每月每人也只有两千元的工资。扣除房租和生活费,每月还要给两个孩子寄生活费,并承担爷爷奶奶日常开销,这样下来所剩无几。

在父母眼里,鑫灿一直是个体谅父母的孩子。在安溪上高中时,除

了每月生活费,他很少向家里多要钱。“实在没有学费,我就申请贷款,等到我大学毕业工作了,再慢慢还。”鑫灿说。

“好的家庭出身确实会给孩子的成长成才带来更多的机会。但坚持不懈这些有赖于个人努力的成功要素,再好的家庭条件也不能保证。”苏鑫灿说道,与成长在城市的孩子相比,他在

学习资源上也许不如他们,但“学习主要在自己,如果想学,自己努力就好”。

高中三年学习中,他也深深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好在他能及时调整好状态。他说,自己十分注重学习效率,状态好的情况下,会一头扎进书堆里,废寝忘食地埋头苦读。而在状态差时,他会立即放下手中的书本和

习题卷,到操场上跑两圈,等状态调整好后,再继续集中注意力学习。他平时都有跑步、打篮球的运动习惯,即使高三进入冲刺阶段,他每天仍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我填报的是武汉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希望能靠自己的努力,将来提升家里的经济水平,让外出打工的父母不要太辛苦。”苏鑫灿说道。

□资助方式

1.资助学费。通过一对一的结对子,按照一年5000元的学费标准,每年暑假时汇入学子的个人账户,通常为4年(若中途资助人经济发生困难,或学子有能力自己筹到学费,可停止资助)。

2.泉州市委统战部(侨办)牵头与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民宗局、工商联、侨联、新阶联、留联,继续开展“同心助学松柏成才”行动,2021年拟筹集100万元,资助全市200名贫困学生,每人资助5000元,进一步助力海都助学。

3.资助生活费。不限额度、不限笔数,一次性给学子部分生活补助,但每位学子获得生活费总额不超过2000元。

□联系方式

不论是急需帮扶的学子,还是热心人士,都可以通过4种方式联系我们:

1.拨打海都热线通

95060。

2.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留言。

3.微信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留言。

4.在“智慧海都”APP平台留言。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