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等我学成归来一起撑起这个家”

陈如意的爸爸患有多种疾病,全家仅靠母亲打零工支撑;她高考取得好成绩,但学费还没着落,一家人一筹莫展

陈如意是个爱笑的姑娘

N海都记者黄晓蓉文/图

初见如意,她满头大汗,正在厨房忙着做一家人的午饭。她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有些腼腆,脸上总是带着笑容。

今年高考,如意考出物理类609分的好成绩,给这个家带来了久违的喜悦。然而大学学费还没着落,这让一家人一筹莫展。如意的爸爸患有矮小症等多种慢性病,需每天吃药,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仅靠母亲一人打零工,供两个女儿读书,支撑整个家庭。

爸爸患多种疾病重担全落妈妈肩上

绕了一座又一座的山丘,海都助学来到永春县呈祥乡东溪村。如意的家,在山洼处,除了摩托车,只能步行进去。

高中三年,除了寒暑假,如意周末基本没回过家。从县城学校回到山沟里的家,一路转车颠簸要两个多小时。她倒是不怕辛苦,只是想省下来回近70元的车费,这抵得上她一个星期的伙食费了。

如意的爸爸患有矮小症、精神类等多种慢性疾病,每天都要吃药,每个月还得去医院复查、拿药。因为家里离泉州市区的医院来回得8个小时,如意的爸爸就在泉州租了一小间民房,一边接点手工类的零活,一边看病。如意说,爸爸已经十分节俭了,但每个月干零活的收入,只够支付房租和基础的药费,无法帮衬家里。

这些年来,一家人的重担,全都落在如意妈妈肩上。除了种田种菜,如意的妈妈一有空闲就去村里的包袋厂做小工。包袋厂有订单才会开工,所以妈妈的收入很不稳定,好的时候一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有时候连着好几个月都没收入。妈妈微薄的收入,要供两个孩子读书,支撑整个家庭,常常入不敷出。家里目前还有十几

万元的外债。

如意现在住的家,是靠着政府安居工程政策和爸妈借钱这才盖起来的。由于没钱装修,一家人就在毛坯房里住了十几年。家里最值钱的三人座沙发,也是爱心人士捐赠的。今年9月份,如意即将上大学,12岁的妹妹也升初中,仅靠妈妈一人,已经无法负担姐妹俩人的学费,这让一家人忧心忡忡。

渴望走出大山让爸妈过上好日子

今年高考,如意考了物理类609分,是学校年段前5名。成绩揭晓后,她就为填报志愿的事忙开了,短短几天的工夫,一本崭新的报考指南,就被翻得卷了边。“我对计算机感兴趣,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计算机工程师。”如意说,她对数学比较有天赋,她希望自己能把计算机学好,将来在计算机领域能有所发展。

“我们没文化,孩子的学习全靠她自己努力。”如意的妈妈说起女儿,眉宇间满是自豪。对比福建省的投档线,如意超出了第一志愿福州大学的投档线,妈妈开心地给亲朋好友打电话报喜。然而,夜深人静时,妈妈随即又为女儿的学费苦恼。

如意妈妈说,近年来,自己种的蔬菜、大米卖不上好价

钱,她打零工的收入也只够孩子们的生活费,如意的爸爸一再找人借钱,不管日子有多苦他们都不怕,只要两个孩子想读书。说到妈妈的劳累,如意红了眼眶。她渴望走出大山,去福州上大学。但她担心,4年的求学路,父母还要为她的生活费、学费奔波。

“爸妈的忧愁,他们不说,我都懂。大学里我会努

力打拼,学有所成。”如意希望,爸妈老得慢一点,等她学成归来,一起撑起这个家,让爸妈歇一歇,过上好日子。

哪怕远在深山,梦想也能插上翅膀,绕过山丘、河川,带自己飞到想去的地方。这双隐形的翅膀,在如意的心里,也在她父母的心里。如果您愿意帮助如意,请联系海都助学组。

□我要帮助TA

孩子别担心你的身后有我们

“孩子别担心,你的身后有我们。”上周,认捐了4号学子吕佳怡的海都助学老朋友李先生,再次出手认捐了7号学子胡秀灵的大学学费。李先生关注海都助学已有七八年了,每年都要认捐五六名学子。此外,李先生还是海都公益的老朋友,海都每次推出爱心报道,他都会慷慨解囊。

昨日上午,做进出口贸易的郑梅灿先生,认捐了8号学子苏鑫灿

的大学学费。郑先生关注海都也有七八年了,他资助的两名学子都已毕业,所以今年再次认捐8号学子的大学学费。

郑先生说,他自己也是农村的,小时候家里也很穷,读小学要走1公里的田间小路,读初中要走12公里翻山越岭的山路,自己能体会到穷人家的孩子读书的艰辛。如今他有能力了,就帮助这些贫困学子,好让她们能安心上学,靠知识改变命运。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