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黄晓燕通讯员白炯昕文/图
近日,因捐赠5000万元物资驰援河南,鸿星尔克火了,频频登上热搜。没想到的是,骗子也来“蹭”热度,在微信群、朋友圈冒充鸿星尔克官方,以“派送红包”为由,诱导网友分享链接,实际上却是给刷单诈骗引流。昨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出紧急预警,提醒广大市民警惕。
抢到红包后“提现”要求多次转发
最近,有人在朋友圈、微信群里转发“鸿星尔克庆股市大涨,派发福利啦”“鸿星尔克祝贺市值涨停,派发亿元豪礼”等链接,只要分享到不同群,红包就可自动存入微信钱包。
昨日上午,记者尝试点击相关链接,很快跳出一个类似微信红包的界面,继续点击,显示抢到393.90元的“红包”。此时微信界面显示,红包总共发放20万份,剩余5万多份,底下有人抢
到一两百元不等。
不过,红包下面还有“提现到钱包”的字样,上面箭头指引要求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红包才能提现。下午,记者再次点击,这些链接已经无法打开。
提醒:蹭热点的不明链接勿点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分析,这些链接都是刷单诈骗的引流。
这样的骗局近年来屡有发生。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
警介绍,一旦市民根据操作被引流添加微信公众号或者进群后,骗子就会要求刷单,继而要求缴纳保证金等方可提现、获得酬金。最终的结
果,无一不是被骗钱后拉黑。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这种不明来源的链接,大多随热点、打着大公司的旗号引流,市民切勿相信。
分享假红包有何影响?
有人觉得,“万一这个红包是真的呢”,还有人觉得,“转发一下又没有什么损失,大不了再删掉”。但其实你每操作一个简单的动作背后都藏着陷阱,会对转发者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1.被利用发布垃圾广告
很多“假红包”链接分享到朋友圈以后,会变成垃圾营销广告,点开来看都是一些不堪入目文字和引导关注付费的二维码。
2.隐私信息泄露
有一些假红包在“提现”时要求必须填写个人信息: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甚至是银行卡号;根据用户的分享,还可以获得用户关系网络等信息。而这些隐私信息的泄露,很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3.“包”含木马,盗刷钱财
假红包链接中还可能捆绑恶意软件、木马病毒,点击后会跳转至钓鱼网站,除了窃取个人信息,甚至可能会直接盗取个人资金。
(仙游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