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天气预报中的雨 你读懂多少

昨日,福州又下了场大雨

N海都记者陈江燕马俊杰文/图

7月的尾巴,雨水频繁登场,福州连着两天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天气过程,也有部分地区的雨却没有下得很“暴”。一时之间,朋友圈内出现了各种讨论,有的抱怨说“这雨下得太突然,被淋了个措手不及”。也有的调侃说“暴雨,就是报道有雨,不一定能下;大雨,就是大约有雨,也可能没有”。

那么,暴雨预报预警究竟是如何预报出来的?今天的《谈天说地》,我们邀请到闽江科学传播学者王岩,来聊聊天气预报预警中跟“雨”有关的那些疑问。

暴雨预警怎么预测出来?

昨日14时40分,福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未来3小时,福州市区和高新区的部分乡(镇、街)降雨量将达30~50毫米,局部超过50毫米。14时许,随着一声响雷,雨水如约而至。截至昨日20时,福州共有14个站点雨量超过30毫米。

随着雨水送来清凉,不少市民也好奇,暴雨预警究竟是如何预报出来的?对此,王岩表示,目前,降雨等天气预报主要依赖于空地一体的气象监测网络、数值预报技术,以及天气预报员的经验。比如,预报明天是否有暴雨,主要还得看数值预报,即天气预报员通过电子计算机,算出天气变化结果。但雷达可以有效监测即将发生的降水过程。

在降水发生前的0~2小时,便可以通过识别天气雷达做“临近预报”。简单来说,就是气象部门的雷达装置对天空发射电磁脉冲波,一旦脉冲波接触到云和雨后会被反射或散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形成一张张每个时刻的雷达回波图。从脉冲信号中,可以得到云和雨的移动方向,以及云和雨里具体的粒子大小以及其形态,从而可以预判降水及其他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时间和强度。

不过,降雨尤其是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测,目前难度仍较大。王岩说,下雨就像从天上往地面泼水,我们知道水大概会有多大,但具体哪块地会被打湿,每块地可能被打湿的程度,目前还很难进行预测。

1毫米

降水量相当于两瓶

500毫升的矿泉水□冷知识

毛毛细雨也可能是“暴雨”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为了知道到底下了多少雨水,气象部门设定了降雨的标准。像24小时以内降水量达50~100毫米的降雨过程为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达70~14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达100~250毫米的降雨过程为大暴雨。

那想要知道雨究竟有多大,首先要知道1毫米的降水量有多大。对此,王岩表示,在气象上,降雨量根据每平方米地面上所接收到的雨量决定。因此,如果降水量是1毫米,对应起来就是一升水(1毫米×1平方米=0.001立方米),相当于两瓶500毫升的矿泉水。1毫米降雨量,也就意味着,往1平方米的地面上倒了两瓶500毫升的矿泉水。

不过,最直观的还是人们的体感。如果下雨时你正好在户外,下小雨的话,你站在雨中5分钟头发便会湿掉;下中雨的话,站在雨中5分钟,外衣便会湿掉;下暴雨的话,赶紧找地方躲

雨,不然没一会你就会变成一只“落汤鸡”。

此外,判断一场雨是不是暴雨,跟雨强和降雨持续时间两个因素都有关。不是只有瓢泼大雨才是暴雨,如果某个地方24小时都在下雨,每个小时雨量可能才3毫米左右,看起来就像毛毛细雨般,若最后统计到的雨量达到50毫米~100毫米之间,这也是暴雨。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福州前两天的雨,下得可真是“雨露不均”。昨天,福州连江、晋安的局部地区出现了50毫米以上的暴雨天气,也有局部地区没有雨水。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三天,均有雨水光临福州,局部暴雨,雷雨时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7~9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为啥天气预报中,老是会出现“局部”?这块地方到底在哪儿?其实,所谓的“局部地区”,从全局来说是客观存在的某个地区,但具体位置并不确定,使用“局部地区”表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预报具体落区的不确定性。比如最近的暴雨便常伴随着短时强降水、大风强对流天气,但由于预报技术的限制,由对流系统造成的局地强降水天气是较难预报的。

如果降雨范围很小,比如在福州,常常出现西边的金山部分地区有雨,鼓楼区、晋安区却没有下雨。遇到这种情况,无法明确指出一个相对准确而完整的有雨区域时,在天气预报中,便会采用“局部地区”来表达。

□科普一下

五颜六色的预警该怎么看?

暴雨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暴雨到来之前做出的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那么,这些“五颜六色的预警”到底该怎么看?

蓝色预警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黄色预警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橙色预警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红色预警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