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罗丹凌包华实习生何丹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其中,意见明确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求各地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双减”政策发布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目前,我省的培训机构有何调整,家长、专家有何看法,相关主管部门是否已出台相应的政策?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培训机构:
课照常上,秋季再调整
昨日上午10时许,福州鼓楼区杨桥中路“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门口,不少家长正陆续送孩子来上课。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了小学二年级的暑期数学课程,校方称,目前所有课程暂未受到“双减”政策影响,仍在正常进行。一位前台工作人员说,目前,尚未收到有关“暑期停止上课”的具体通知,因此仍在按照原计划安排课程,若今后有调整,会及时和家长沟通。
随后,记者来到“学而思培优”旗汛口校区,该校区的暑期课程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但秋季课程已作出调整。原先开学后,课程
一般都被安排在周五晚和双休日,而从9月1日起,所有课程将被调整至每周一至周五的晚上,时间暂定为18时20分至20时20分。周末时,老师们或将开展线上答疑服务,解答学生疑惑。
虽然有些培训机构仍在观望,但个别机构已经做出调整。比如,“学大教育”杨桥校区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自中央发布“双减”政策后,机构内已不再针对中小学生开办培训班,未来将专注于一对一的高中教学课程。
家长:
支持“双减”,自主时间增多
对于“双减”政策的出台,不少家长表示支持。福
州林先生的女儿今年10岁,就读于鼓楼区的一所小学。以前,每周末,女儿都会被数学、英语等各类培训班“困住”,很难抽出完整的一天出去玩耍。“双减”政策出台后,林先生认为女儿终于能“喘口气了”。“以后周末不上课,孩子可以多参加些体育锻炼,或将更多精力投入学琴、画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我觉得这样很好。”林先生说道。
家住鼓楼区温泉公园附近的张女士也支持这一政策,学科类的培训停课后,她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女儿。此外,不少家长认为,现在市场上学科类的培训,每节课要100多元,每年孩子花在这类培训上的钱要数万元,“双减”政策的出台,也可以减轻家庭这方面的经济负担。
专家:
不必焦虑,课后服务来帮忙
福建省教育厅普教室小教室负责人罗鸣亮表示,目前,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双减”政策的出台十分及时,而落实“双减”工作,要从课堂教学、教研支撑、评价改革等方面下功夫。
罗鸣亮表示,首先,教师应立足课堂,提高课堂效率,避免让课堂学习时间变成作业练习时间。其次,各级教研部门应加强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学生学习能力等专项研究和指导,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来促进优质教育发展。再次,要进一
步改进、完善、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避免因分数压力造成的一系列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行为。最后,“双减”工作必须依靠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蔡宗胜副校长表示,“双减”政策出台后,家长不必焦虑。小学阶段的学业压力并不大,好习惯的养成比分数更重要。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回家后,应更多地投入亲子阅读、家庭互动中。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也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自己的艺术兴趣。目前,多所小学都在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让多元化的课后服务课程丰富学生生活,启迪心智。这些课后课程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家长们的负担。
□相关链接
晋江落实“双减”新政
已制定实施办法
日前,晋江市教育局召开“双减”工作视频会,率先在泉州市落实“双减”政策,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8月1日起,晋江市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含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在暑期一律停止办学行为。同时,各培训机构从现在开始要做好退费工作。要对所有学员登记造册、按相关规定核算需退还的学费,并在8月15日前完成退费工作。各培训机构应在8月16日前将学员退费汇总表(需要每一位学员家长签名)报送辖区教委(育)办,并由教委(育)办汇总到教育局相关科室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