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琪 见习记者 许亦莹/文 毛朝青/图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福州鼓楼区华大街道举办“退役不褪色新岗添新彩”八一主题活动。“军人之家”设立于中国光大银行华林支行内,由华大街道九个社区上门走访退役军人,搜集包括勋章、奖状、军服等在内的140件军旅老物件展出。
这次在“军人之家”的展厅里,可以看到老兵金能敏服役阶段获得的三等功奖章、获奖证书、水兵服装和军用水壶。77岁的他为前来观展的市民和战友讲述“尘封”在各个老物件中的从军往事。
三等功奖章得来不易 保存四十多年
“当兵就是一种荣誉。我们很珍惜作为军人的这份荣誉。”金能敏自豪地说。1973年,金能敏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放弃稳定的工作,报名参军入伍,开始了6年多的随舰船漂泊的海军生活。
1976年1月,金能敏被授予三等功奖章。展柜
里,这枚小小的三等军功章经过40多年岁月,依然闪着金光。故事从1974年11月底的一次水上事故讲起。黄浦江上一艘2万吨的油轮在掉头时,不慎与视线死角的小木船相撞,使小船发生侧翻。当时还是新兵的金能敏在舰船的甲板上值班观望,听到落
水船工的呼救,金能敏跳进水里,全力救起一名落水妇女及其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在他和战友的努力下,除了一位被水流冲走的年轻人,小木船上七八名船工都获救了。“那天喝了不少黄浦江的油污水,但想起来还是值得的。”金能敏说道。
在部队各项比武和技能考核中他全部通过,并且一个人高效保质地完成了战备施工任务。由于见义勇为事迹和出色的工作表现,部队领导向上级部门报送了立功报告,获得审批,金能敏得到了这一枚记录自己人生“高光时刻”的军功章。
32人提供140件老物件里的那些事
“我看到搜集来的军服里没有最新式的军服,就把我自己的拿出来了。”杨先生告诉记者,他还拿出了军号、国防服役银质纪念章等两件物品。现场还有许多参加过抗美
援朝、自卫反击战等的老兵捐出的军服、勋章等物件。
华大街道退役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街道日常就有与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机制,与老兵们保持
密切联系,也建有社区退役军人微信群、重点优抚对象服务群。此次征集活动的信息通过微信群发布后,得到了热烈响应,同时还通过电话、入户联系,宣传老物件征集活
动,最后共有32人提供了140件老物件。除了老物件展示区,“军人之家”还设立了人民军队历史文化区、老兵共享茶室,为退役军人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