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她金榜题名实现父亲的遗愿

苏晓晴的父亲病了9年,4年前病逝,妈妈靠在家做手工活撑起家;高额的学费让她妈妈一筹莫展,希望好心人能帮这个女孩,走出农村,圆大学梦

学子苏晓晴

N海都记者

黄晓蓉 文/图

毕业高中:永春一中高考分数:物理类614分录取学校:福州大学计算机专业

爸爸这个称呼,苏晓晴已有4年没喊过了。爸爸病逝前的心愿,是希望独女晓晴能考上好大学,走出农村,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今年高考,晓晴取得物理类614分的好成绩,如愿被福州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实现了爸爸的遗愿。晓晴金榜题名,单亲妈妈林晓霞笑了,可高额的学费让她一筹莫展。她家里的钱都给晓晴爸爸治病了,没有一点积蓄,希望好心人能帮帮晓晴圆大学梦。

父亲病逝妈妈撑起家她希望代替爸爸考上大学

18岁的苏晓晴,是永春县石鼓镇吾江村人。在她上小学时,爸爸突发精神类疾病,为了方便爸爸治病,晓晴一家三口,借住在舅舅位于永春县城的一个小房子里。

晓晴一家借住的房子,只有十几平方米,一楼是厨房和卫生间,二楼只有一个房间。爸爸还在世时,一个房间放两张床,一家三口就这样挤着。屋里小得放不下一张餐桌,妈

妈做手工活的缝纫机小方桌,既是一家人的餐桌,又是晓晴的书桌。

爸爸病了9年,这些年都是晓晴的妈妈,一个人撑起整个家。她要照顾生病的丈夫和上学的女儿,不能出去工作,只能接些缝纫的手工活在家里做。即使她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微薄的收入也只勉强够一家人的基本开销,丈夫治病的钱几乎靠借。这些年,晓晴一家三口的生活,常常靠舅舅、

姨妈们接济。

2017年,晓晴的爸爸因病去世。晓晴说,其实爸爸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以前学习成绩很好,但当时奶奶家里太穷了,即便爸爸当时考上了大专,奶奶也没有钱供爸爸去读书,这成了爸爸一生的遗憾。爸爸病逝前最大的希望,就是晓晴能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晓晴希望,自己能够代替爸爸,考上大学,完成爸爸上大学的心愿。

想带妈妈走出农村让她过上舒心日子

爸爸病逝后,晓晴与妈妈相依为命。妈妈的劳累,即使妈妈不说,晓晴也全都看在眼里。她知道,她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实现爸爸的遗愿,才能让妈妈高兴一些。

高中三年,晓晴把课余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学习时,她不做完设定的学习目标不出门。课本上的练习她全做过一遍,并记着各种颜色的总结笔记。这样的自制力,让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她攒着一股劲,跟自

己死磕。”妈妈说,晓晴学习很自觉,从不要她操心。整个高中期间,晓晴就是家、学校两点一线。反而是她要担心女儿学习压力太大,把身体给累垮。所以每次大考前,她都要拖着女儿出门散步,让她放松放松。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高考,晓晴以物理类614分的成绩,顺利被福州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这让她替爸爸完成心愿的梦想,向前跨了一大步,她希望继续向前,给爸爸一个

交代,带妈妈走出农村,让妈妈过上舒心的日子。

志愿填报结束后,晓晴也没闲着。为凑学费,她在永春县城一家机构做兼职,每天干满8个小时可以赚50元。妈妈林晓霞说,前几年,家里的钱都给晓晴爸爸治病。近几年,她一个人供晓晴读书也比较吃力,目前家里没有一点儿积蓄。女儿金榜题名,林晓霞很高兴,但女儿的大学学费,让她一筹莫展。如果您愿意帮助这个努力的女孩,请联系海都助学组。

低调好心人又捐一学子

“这个学子我认捐了。”上周五,认捐了1号学子黄宝婷的好心人刘女士,再次联系海都助学组,又认捐了10号学子陈良鑫的大学学费。

刘女士很低调,没有留下自己姓名和联系电话。陈良鑫无法当面向刘女士表示感谢,便写了一封感谢信委托海都助学组转交给刘女士:

这个夏天,我被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但大学4年的学费,成了我们家甜蜜的负担。每当夜深人静,父母都在为我的学费发愁。

很幸运,在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我遇到了海都助学,遇到了刘女士,是你们的爱心,让我能顺利入学,让我和父母没有后顾之忧。我会珍惜上学的机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曾帮助过我上大学,我希望我以后也可以尽自己所能传递爱心去帮助更多的人!

——陈良鑫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