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暑期,家长们往往会放松对小孩的限制,给他们释放压力的机会,但放飞自我,也要有个度。一“熊孩子”玩“和平精英”游戏,就落入“买号陷阱”被骗了3.6万元。泉州一教培机构的学生,下课休息时,竟跑到18层漏空梁顶上嬉戏,还好被及时制止。学生安全岂能儿戏!安全时刻不能忘,家长们要多教育孩子树立安全观,除了要关注人身安全,也不能忽视网络安全。
“神兽”出笼“吃鸡”“买号”被骗3.6万
警方表示,暑期学生玩游戏被骗案件多发,家长们除了关注子女的人身安全,也不能忽视网络安全
N海都记者 李琪通讯员 黄欣
暑假已过半,埋头苦学了一个学期的“神兽”们也出笼撒欢了一阵,孩子们的暑期安全也成为家长关心的大事。不过,许多家长的关注点放在了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却忽略了网络安全,殊不知许多看不见的陷阱就潜藏在孩子们的身边。
近日,福州的一位初中生小唐,就因暑期家长放松了管理,完全放飞自我,上网遭遇“买号陷阱”,被骗了36000元。警方表示,暑期,学校和家庭的监督较为宽松,学生网络安全案件多发。家长们除了关注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也不能忽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骗子挂饵抛竿初中生“愿者上钩”
近日,福州市公安局东街派出所民警接到学生小唐报警,称其通过手机游戏交易平台购买了一个游戏账号,转账36000元给对方,但并未收到账号,现在对方还注销了交易平台账号,小唐觉得自己被骗了。
小唐是一名初中生,上学期间,家长对他日常管理比较严格,不允许他上网玩游戏。放暑假后,家长决定给他个释放压力的机会,放松了对他的限制。小唐便如出笼的“神兽”一般,在“和平精英”游
戏里开始放飞自我。
“吃鸡”过程中,小唐提升游戏等级遇到了瓶颈。一心想着快速提升游戏等级的小唐想到了个“捷径”。他到“交易猫”平台(交易游戏币、道具和账号平台)上联系了一个卖家,用妈妈的手机支付了36000元,购买一个高级账号。由于小唐家庭条件较好,父母也没有注意到这笔钱款的支出。可付款后,卖家却突然借口平台故障,要求小唐在发起退款成功后,通过QQ交易。
一心想着快点买到账
号的小唐没有迟疑,便跳过平台,私底下添加了卖家的QQ,通过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将平台退的36000元转账给对方。然而,对方并未按约发送游戏账号,却提出加价4000元的条件。此时,小唐仍未察觉到问题,立即答应了对方,但要求其必须先给游戏账号才能转款,双方僵持数天。直到几天后,小唐发现对方手机游戏交易平台账号注销且QQ无法联系上,这下,小唐才报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学生族谨防网络诈骗要“留心眼”多“打问号”
东街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小唐自述其也听过一些反诈宣传,上学时因学校、家庭管理严格几乎无法使用网络,所以一放假,他就开始沉迷游戏。而暑假期间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本案中,骗子盯准受害人出手大方,利用其急于购买游戏账号的心理,
层层下套让受害人转账付费。
在此,警方提醒,暑期里,喜欢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在充值、购买装备等网络交易时,要谨记认准官方渠道,涉及金钱交易的,务必“留足心眼”,时常“打个问号”。同时,要在官方平台上交易,对于私下交易、第三方链接等
要提高警惕,切勿随意转账;同时,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切勿沉迷网络。
而家长们在暑期除了关注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也不能忽视网络安全,尤其不要轻易告知孩子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理性消费、慎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