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法治日报新华社
中新社央视时代周报
过
去,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沉迷于网络,现在情况发生了逆转,许多年轻人开始担心他们网络成瘾的父母熬夜玩游戏、刷视频、网购……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其中,有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过10个小时。
老年人沉迷网络,不仅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还可能因对各种套路缺乏了解和警惕而上当受骗。专家认为,“银发族”网络成瘾不仅有缺乏陪伴、希望借此消除代沟等家庭方面的原因,还有社会方面的原因,解决老年人网瘾不仅需要家人的引导,还需要整个社会参与。
1
手机一刷一整天老人们沉迷网络
近日,“父母沉迷手机怎么办”成为年轻人社交的热门话题。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父母成了手机不离手的“网瘾老人”,不去散步不去下棋,每天在家躺沙发上刷手机,“打不得骂不得,道理还不听”,子女劝了根本没用,往往是左手刚放下手机,右手又拿起来。
为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瘾老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谭日辉告诉记者,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比例逐年提升。在老龄化程度加深背景下,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空巢独居老人数量增加,网络技术的便捷快速、娱乐化加深了老年人对互联网的依赖。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讲师李静认为,有些老人上网是为了能够维系家庭情感和熟人社交圈。为了和晚辈有共同语言,有些老人还学着用手机去玩游戏,接触自己从不了解的领域,结果却造成自身网络成瘾。其根源还是在于老人缺少家庭有效陪伴,同时也需要在网络时代中找到存在感。
有专家表示,老年人退出职场后闲暇时间逐渐增多,更容易产生
孤独感,而互联网能够给他
们的生活带来新的空间和精神寄托,加上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自律能力下降,
因此容易沉迷于
网络。
逾10万老人日均上网超过10个小时
今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7%,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
据新近发布的《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其中,有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过10个小时。
很多老年网民从早晨5点多就开始上网,以百万人为单位计算,每天有超过2.3万名老年网民的上网时间超过6个小时,每日上网平均时间达到64.8分钟,比40岁年龄段网民平均上网时间多了16分钟。他们手机上的APP平均数量超过44个,比年轻人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要多很多。
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更爱看正能量、社会秩序、家庭伦理类的内容。图文资讯能够让他们感觉自己在与时俱进,没被社会所抛弃。他们观看的小视频偏重于社会新闻、相亲类栏目,这能让他们回忆过去,内心产生认同感。
□声音
数字时代的适老化改造要有正向引导作用,要加大对于垃圾信息、广告以及假消息的摒弃力度。老年人群对信息真伪的判断能力不如很多年轻人,因此,在适老化改造的过程中,要对一些具有诱导转发、诈骗性质的信息加以甄别,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比较喜欢转发的虚假养生保健类信息,更要加大屏蔽力度。要让适老化改造后的互联网平台跑在“骗子”的前头,提前堵住各类漏洞,不能让老年人群既贡献用户时长,还被掏空钱包。
——光明日报客户端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一旦染上网瘾,长期看手机,给视力、骨骼肌肉造成的伤害相比年轻人更大。解决老年网瘾,除了传统的老年大学等社区机构要发力之外,各类APP在推出适老版本的同时,也要针对老年人加入反网瘾设置和提示。当然,根子还是在于子女要更多地陪伴和关心老人,不仅要教会他们上网,帮助他们识别有害信息,还要引导他们学会下网,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乐趣。——北京晚报
易引发健康问题也易陷诈骗圈套
最近,安徽省宿州市的马大爷沉迷手机群聊。有群友在微信群中告诉他,现在只需每月缴纳一定金额的会费成为会员,就可以参与某国家项目资产,获得高额福利回报。马大爷禁不住群友的推荐,掉进了民族资产解冻的陷阱中。正当马大爷做着发财美梦时,宿州市公安局埇桥分局桃沟派出所民警尹传宗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及时将骗子的诈骗手法剖析给马大爷听,他这才恍然大悟,避免了遭受更大的财产损失。
马大爷的遭遇并非个例,中老年市场潜力无限,一些别有用心者将老年人视为“新韭菜”,设置各种圈套获取老年人的信任,趁机“收割”。尽管中老年人生活经验丰富,但面对刚接触不久且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和真伪难辨的诈骗手法,他们极易落入诈骗团伙的陷阱中。
除了容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老年人对网络过分依赖,对自身健康也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据了解,老年人眼表功能较为脆弱,长期看手机更容易带来眼部不适和病变。除了干眼、视疲劳等眼部疾病,长时间刷屏还易引发神经衰弱、肩颈腰背疼痛、食欲减退等健康问题。
“还有些老年人会受短视频以及朋友圈转发的一些养生文、治病经影响,有病了也不去医院诊治,而是迷信各种偏方,结果导致病情延误。
3让老人正确“触网”真正享受智慧福利
“老小孩儿、老小孩儿,老年人老了之后,会有类似小孩子一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此不应一味限制,而是要合理引导,就像对待年轻人网瘾一样。”李静说,老年人学会上网后,会给其出行带来很大便利,能够让老年人紧跟这个时代的步伐。通过网络可以交到朋友,也可以多和老朋友联系,还能够拉近和子女之间的距离,因此对于老年人上网这件事应辩证看待。
谭日辉说,老年人正确“触网”,有助于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享受社会发展红利;有利于老年人自我实现、自我表达,保持身心健康;能够让大众改变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促进社会和谐;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老年人合理“触网”能够提升老年教育质量,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要想推动形成老年人参与数字生活的良好环境,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面配合共同推进。
李静说,目前许多短视频直播平台、手游网游等已经推出了青少年模式,相应的也可以推出老年人模式,从平台处进行监管和控制,对不适宜老人、老人容易形成依赖的内容不进行推送,从根源进行分流和管控。
尹传宗提醒,子女或者社区工作人员等在教会老年人如何上网的同时,也要传授给老年人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
谭日辉说,开启安全、人人可及的互联网“老年模式”,需要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家庭、互联网平台等多方共同努力。只有更好地保护老人们免受网瘾的侵袭,让手机和网络不再成为老年人的唯一依靠,老年人的网络权益才能得到真正保障,才能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智慧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