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国内首台5秒消杀冷链新冠病毒

我省研制的“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成功通过专家论证,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产品备案

我国新冠病毒防控首台﹃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

N据福建日报

6日,福州大学与福建福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的福建省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科研项目“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通过国家级专家论证,顺利进行技术验收。

对疫情防控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以及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和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相关领域专家参加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的新冠消杀研究证据链完整充分,成果成效明显,科研及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较大,对目前

新冠疫情的严防严控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通过冷链食品及物流疫情传播已经成为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做好消杀工作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保证人民生命健康意义重大。福建省

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并亲自安排部署、跟踪推进。省科技厅快速响应、迅速行动,开辟“绿色通道”,组织全省优势科研力量,按照物理消杀与化学消杀双管齐下和“边研发边立项”原则,支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

建师范大学和福夏科技公司等高校、企业及防疫部门,按照“四条路线·5个项目”,全力推进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科研应急攻关。经过半年多的全力攻关,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研究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为进展成效最为明显的项目之一。

物理消杀,不产生任何污染物

该项目研发出了我国第一套冷链产品外包装表面病毒的在线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装备。经过多轮P3实验室新冠病毒消杀效果实验证明,相比常见的冷链病毒消杀技术,紫外线联合光催化复合对光滑不渗透材质表面新冠病毒具有较好杀灭效果,且病毒滴度下降更显著,

完全达到并符合《国家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速度更快,照射5秒,即可完成消杀,适用于大宗产品的快速消杀;环境友好,属于物理消杀产品,消杀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影响;性价比高,对单位体积的冷链产品消杀费用低于次氯酸消毒,

设备一次投入可重复使用。

该项研究成果是我省在紫外和光催化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当前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防控提供了新技术、新装备和新途径,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现有冷链监管和重点场所的防疫力度,补齐可能存在的防疫漏洞,织密织牢我

省疫情防控网,做到“防网恢恢、疏而不漏”,对国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和保证人民生命健康,具有较好的科研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该成果已通过专家论证,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产品备案,力争使我省成为全国率先应用物理消毒设备消杀新冠病毒的省份。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