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蓝步道红蔷薇南台明珠美颜

福州中洲岛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完工,全新打造环岛花带和慢行系统

中洲岛“船头”及环岛步道换成了蓝色,俯瞰之下宛如一艘蓝色巨轮

岛上种植的红木香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包华 实习生 何丹莹 文/图

中洲岛位于福州仓山区和台江区之间,这片沙洲,成于宋代,曾承担着福州商贸、海防的重任。如今,它是福州市区闽江段的重要节点,也被誉为“南台明珠”。

昨日,海都记者从仓山区园林中心获悉,历时半年的中洲岛环岛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已于上周末正式完工。届时,市民可以在全新的蓝色慢行道上散步、慢跑,感受福州闽江两岸的唯美风光。

唯美步道四季花香

昨日,海都记者探访了刚刚完成景观改造的中洲岛。这里的跑道采用蓝色的透水混凝土设计,并标注了每一段的距离。临江一侧的慢行道护栏从原先的石膏材质,更换成结实、耐用的花岗岩材质。而靠近中洲岛建筑和广场一侧地带,则安装了统一风格的石质阻车墩,进行人车分离。

据仓山区园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慢行步道采用了湖蓝色的色调,和闽江公园北园新建的慢行道色彩一致,从空中俯瞰,这种步道时尚、大气,也体现了市区闽江段的生机与活力。

在中洲岛上种树是一个难题,过去这里只有几株榕树。此次,园林部门在此

种植了90多株福建山樱花,作为林荫停车场的花树。这些福建山樱花的花期,在每年的冬春之交,到那时,玫红色、粉色的花朵,将和中洲岛的淡黄色外墙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在环岛护栏外,园林部门还种植了6000株蔷薇科爬藤植物,花期基本可覆盖全年。

承载福州文脉期待未来蜕变

文史爱好者潘先生告诉记者,中洲岛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

据老建筑百科网站介绍,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福州知府王祖道在此建造了浮桥。到元代,闽江上的船户自发将原先的浮桥改建成木桥,名为“江南

桥”。明代以后,江南桥又改造成“万寿桥”,这也是解放大桥的前身。

此前,中洲岛一直承载着福州的文脉,然而,如今它也有着自己的难处。本世纪初,中洲岛建设欧式建筑后,由于招商原因,这里的业态一直以小商品为主,

并没有形成想象中的繁荣景象。

据园林专家介绍,此次中洲岛环岛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对中洲岛公共空间的区域功能进行更合理的配置。同时,该工程也对中洲岛的景观进行了提升。在白天,市民可以看到岛上的

蓝色慢行道和花带,夜晚也可以欣赏到迷人的夜景。

据海都记者了解,此次中洲岛相关工程,也是闽江“两江四岸”的重要工程之一。未来,中洲岛如何梳理业态,吸引更多市民来这里消费、观光,我们将拭目以待。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