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闽味 上一版 下一版  

古法制香一生莫离

郭斌是中国第一代调香师;四十三年专心只做一件事用,﹃冷吸法﹄制作茉莉花膏

取下茉莉花蒂,以免杂味混入

筛取茉莉花,开花的留下,花骨朵儿被筛落

每一朵茉莉花都要筛选

不同的瓶子对应不同的植物香水,可根据喜好自己勾兑

把筛选过的茉莉花印在油脂上,让油脂萃取花香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包华

实习生 何丹莹 文/图

“土墙木扇青瓦房,门前一田茉莉花。”在福州人的记忆中,每年入伏后,江风徐徐,整座城便氤氲着茉莉香。那香气清香宜人、沁人心脾,常常让人如痴如醉。

7月至9月,是一年中制香最佳时期,也是调香大师郭斌最忙碌的时间。往事弹指一挥间,从1978年至今,郭斌已在制香这条路上走了整整43年,专心只做这一件事。

昨日,海都记者来到郭斌的工作室,探寻那已显稀缺的“冷吸法”制香秘密。踏着台阶一步步向上,我们仿佛来到了茉莉花田……

用古法制香43年首创植物油基底

1978年,郭斌来到福州香料厂,开启了他的调香师生涯。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他与茉莉结缘。在那个年代,调香师很是稀缺,甚至经历了30余年的断层。1981年,全国首届调香班正式开办,郭斌奔赴当时的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学习,师承高级调香师汪清如。毕业后,他如愿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调香师。

在先辈、老师的教诲和熏陶下,郭斌专注于研究茉莉,他采用“冷吸法”制香,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窨造技艺。据郭斌介绍,早在青铜时代,聪明的古人就懂得使用“冷吸法”,它利用油脂吸香,可让花不易失去生机,油脂也能更好地吸收花中的精油和活性物质,最后凝脂成膏。

追寻古法,并不是一味地照搬照套。传统的茉莉花膏以猪油这类的动物性油脂为基底,但如今,用动物性油脂的方法已过时,更多人开始喜欢用植物性油脂。在缺乏前人经验的情况下,郭斌只能自己慢慢琢磨。

后来,他渐渐地摸索出了用乳木果油、山茶籽油做基底。他说,乳木果油的保湿性较好,山茶籽油则可以抗菌,做出来的茉莉花膏自然清新,少了猪油味。

12道工序历经36天每天要重复近千次

茉莉花膏,这名字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过程十分复杂。一瓶7.5克的茉莉花膏,需要经过严格的12道工序。采摘挑选、凝脂处理、开花筛花……这些都是制作的关键步骤。同时,温度和湿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郭斌说,茉莉花膏只能在7月至9月制作,出来的香膏品质最佳。

入伏以来,郭斌每天都要去长乐的茉莉花基地精心挑选优质的茉莉。好的原材料,是制作茉莉花膏的第一步。带回来的花,需要进行二次过筛,等待夜晚自然开花,就能开始下一步骤。

那些露出嫩黄花蕊的茉莉花会被平铺在一个圆形筛盘上,摘蒂后,才会被放入圆形盘中。“茉莉花蒂闻起来微苦,对花膏制作的作用不大,所以要摘掉。”

进门时,摆放在显眼位置的旧木框也派上了用场。郭斌取出一层木框,木框底部是已提炼好并均匀覆盖的山茶籽油凝固物,呈鹅黄色。郭斌用手轻轻捏起一朵茉莉花,仔细检查花瓣后,才放置在木框的凝脂上。一朵接着一朵,这样的步骤,郭斌每天都要重复近千次。

放置好茉莉花后,就到了密封的环节。24小时后,郭斌还需取出旧花,放入新花,重复之前的动作。如此循环整整36天,最后再经过花脂分离、活萃提纯、贮存香熟等步骤,一罐质量上乘的茉莉花膏才大功告成。

香水悦人香膏悦己他一生用心在传承

《最好的茉莉花膏都诞生在旧木框里》一书提到,“这是完全有别于常规的蒸馏或溶剂萃取方式,只能采用花香冷吸法从鲜花中萃取精华元素,古老的手工工艺获取的茉莉花膏品质纯净,超越了调香师其他技艺制出的产品”。通过这个技艺制出的茉莉花膏,香气直接来自于茉莉花窨香,是极其罕见的。

一生只做一件事。在茉莉花膏的研究上,郭斌已经追寻了43年。就像他的独创品牌“莫离”那样,寓意着对茉莉花坚毅、不离的精神。2018年,郭斌的福州茉莉花膏古法制作技艺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9年,郭斌正式成为市级福州茉莉花膏古法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香水悦人,香膏悦己。除了大家广为熟知的茉莉香膏,郭斌还研发出茉莉花露、茉莉香水、白兰花膏等等,最近他还萌生出让市民体验DIY制香的想法。

“过去,一瓶茉莉精油的价格很贵,大家不一定能消费得起,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感兴趣的话还可自己动手调调香。”郭斌说道。

“冷吸法”耗时长,成为很多年轻人“退缩”的原因。作为茉莉花膏非遗传承人,郭斌希望福州茉莉花文化能继续发扬,古法制香可以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非遗。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