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为挣学费她兼职救生员被晒得很黑

王艳红的母亲身患夜盲症,父亲腿脚不便靠打零工挣点微薄工资;父母亲为学费担忧得吃不下睡不着,艳红心里格外过意不去,暗暗发誓,以后一定不再让他们为钱发愁

学子档案 王艳红 毕业高中:华侨中学高考分数:501分(历史类)录取学校:福建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N海都记者柳小玲文/图

王艳红的家在永春县桃城镇环翠社区,母亲身患夜盲症,夜里看不见,白天开灯勉强可看清,因无法正常上班,只能在家做点家务;父亲个子矮小、腿脚不便,无法干重活,只能靠打零工挣点微薄工资。眼下,录取艳红的大学,每年学费得7000多元,父母亲担忧得吃不下睡不着。而乖巧懂事的王艳红,高考一结束,就去打暑假工了,想减轻父母亲的压力,她想好好学习,将来努力挣钱,不再让父母为钱发愁。

母亲身患夜盲症无法上班父亲腿有伤靠打零工挣钱

王艳红一家三口住在一栋一层的平房内,有三个房间,是20多年前叔叔和伯伯一起凑钱帮父亲盖起来的。

我们在屋里见到了艳红的父母亲。尽管屋里开着灯,45岁的母亲因从小患有夜盲症,得凑近才看得见我们。她说,年轻时视力还好些,能外出打点零工贴补家用。30多岁

时,她做了子宫切除手术后,身体一下子弱了许多,视力下降加剧,也没法治疗了,只能在家织织毛衣。

这两年,母亲的视力更差了,一到晚上完全看不见,白天得开着灯才能稍微看清,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在家负责打理一些基本的家务。为了让母亲能看清点,父亲在每个房间都安装了一盏灯,这样他外出做工

时,母亲在家做家务就不会磕碰到。

艳红的父亲个子矮小,身子瘦弱,加上左腿之前受过伤,伸不直,干不了重活。平时他主要是给别人做涂料,村里有人需要粉刷墙壁时,都会优先照顾他,但这份工作收入并不稳定,有活儿时才有钱挣,一个月下来只有1000多元工资。即使加上每个月能领到的500元残

疾补贴和低保金,他们家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因为当初建房欠下很多债,这些年父母亲省吃俭用,日常生活开销有多余的,就一点一点地还给亲戚,到现在所欠的外债还未还清。在艳红眼里,父母亲守本分懂感恩,对于帮助过他们的人心怀感恩,日子可以过得苦些,但不想一直欠着债。

她想在城里打拼事业买个房子接父母去住

上高中这三年,为给家里省点开销,艳红没有寄宿,每天很早就得起床去学校,晚上10点过后才能回家。不过,她觉得住在家里也挺踏实的,可帮母亲做点家务活。

这次考试,艳红算是发挥了正常水平。她说,高三阶段,确实感受到很大的压力,看到父母亲挣钱很辛苦,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读书,所以每天晚

上回到家后,她都要继续读到凌晨2点,而且早上6点就得起来。

因为担心父母亲的身体状况,艳红选择填报省内学校,这样离家近,家里有事时可尽快到家。眼瞧开学报到时间临近,学费还没有着落,父母亲担忧得吃不下睡不着,艳红心里格外过意不去,内心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挣钱,不再让他们为钱的事发愁了。

这个暑假,艳红并未享受高考结束后的快乐假期,而是立马找了份暑假工,想给父母亲减轻压力。她在家附近的游泳馆兼职做救生员,因为泳池是露天的,艳红得在太阳底下工作,一个多月下来,原本白白净净的她,被晒得很黑,每天晚上10点才能回家,这样下来,一个月能赚到1800元工资。她说,上大学后,除了学费,还要置办各种生活用品,能多挣一

点是一点。

马上就要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了,艳红说,大学期间,她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挣钱给父母花。她想在城里发展,打拼事业,在城里买个房子,到时把父母接过去住。当有了挣钱能力时,她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她喜欢村上春树的书,她说,等以后有条件了,要收集村上春树的全部书籍。

□我要帮助TA

看了让人心疼她想资助他4年学费

“看了太让人心疼了,要怎么资助他呢?”上周五,海都报报道了第15位学子康朝福的故事,在泉州市区上班的赵女士从朋友圈看到后立即与本报取得联系,她想给这个努力又懂事的男孩解决学费问题,资助他大学四年的学费。赵女士感谢海都报的报道,让更多人能看到这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尽一份绵薄之力。

得知自己的学费有着落了,康朝福非常激动,他十分感谢赵阿姨伸出援助之手,他不会忘记这份恩情,会好好努力学习,让这个家越来越好,也希望今后自己也有这个能力时,像赵阿姨一样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资助方式

1.资助学费。通过一对一的结对子,按照一年5000元的学费标准,每年暑假时汇入学子的个人账户,通常为4年(若中途资助人经济发生困难,或学子有能力自己筹到学费,可停止资助)。

2.泉州市委统战部(侨办)牵头与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民宗局、工商联、侨联、新阶联、留联,继续开展“同心助学松柏成才”行动,2021年拟筹集100万元,资助全市200名贫困学生,每人资助5000元,进一步助力海都助学。

3.资助生活费。不限额度、不限笔数,一次性给学子部分生活补助。但每位学子获得的生活费总额不超过2000元。

□联系方式

不论是急需帮扶的学子,还是热心人士,都可以通过4种方式联系我们:

1.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

2.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留言。

3.微信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留言。4.在“智慧海都”APP平台留言。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