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蔡嘉雯
通讯员洪恒亮
“您的××××账户新冠疫苗接种保障已到达!今天不激活自动作废,戳×××××××确认!回N取关。”近期,有不少市民收到了有关“疫苗接种保障已到达”的短信。对此,厦门警方结合以往案例及民警亲身体验,起底此类骗局的套路,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案例“免费”领保险为诱饵结果保费需1046元
8月17日,厦门市民张女士致电全国反诈劝阻专线96110,称自己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她想询问警方短信内容的真实性。随后,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民警根据张女士提供的短信进行了核实。
张女士接到的短信大致内容是:“【中国人保】提醒:您的8318账户新冠疫苗接种保障已到达!今天不激活自动作废,戳×××××××确认!回N取关。”
为了继续了解不法分子的套路,民警点击了张女士收到的短信内附带的链
接,随后手机便跳转到一个“免费领保险大礼包”的界面。
通过手机界面可以看到,“免费领保险大礼包”的“要求”是必须提供手机号、姓名、身份证等信息。当民警填写了信息后,手机提醒已经获得了“1元领取600
万医疗保障特权”的“好消息”。明明说好的“免费领”,现在变成了“1元领取”。
而当民警点击“1元领取”后,手机又显示出保单类型为“中国人保百万医疗险2021款(旗舰版)”,并且需要支付1046元的保费。
骗局起底发送“钓鱼网站”诱导点击链接
厦门警方分析,这是一种群发短信的营销手段,甚至会变成将诈骗短信包装成“防疫提示”的骗局,以往有预约疫苗接种的内容,现在又出现了意外保障到达、疫苗接种保障等借口,不管
如何包装,“本质”就是发送含有“钓鱼网站”链接的短信,诱导收信人点击链接。
此类群发短信诈骗,除了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也是针对受害人进行“海选”。而以往被骗案例中,
附带的链接需要受害者填写银行卡信息,尤其是取款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一旦受害者填写了这些信息,就不只是个人信息泄露了,还会造成自己的资金损失。
厦门警方提醒,不要点击陌生短信内的链接,也不要填写个人信息,更不能随意透露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确实有购买保险需求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了解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