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露 罗丹凌
实习生 何丹莹 陈婧铭 文/图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这首《隐形的翅膀》曾经感动了无数的人,而2021年的这个夏天,海都报通过阳光助学行动,与社会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一道,为16名阳光学子插上了追逐梦想的翅膀,也让他们收获了爱心和感动。
今年是海峡都市报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的第17年。2005年以来,海都报共计帮助阳光学子超过3600名。每一位学子在海都报的帮助下,都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心和捐赠,得以走进大学,去实现人生理想。在今年阳光助学活动开展以来的20天里,来自各地的好心人及爱心企业的爱心捐款共计138776.32元,已全部汇入这16名学子的账号。如今开学在即,他们即将收拾行囊,带着满满的爱和祝福,迎风起航。
不少爱心人士匿名捐款
这个夏天,海都记者的足迹遍至福州、闽侯、永泰、罗源、莆田、三明等地,走近每个学子,到他们的母校和家中实地探访。通过大量的采访报道,这些阳光学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16名学子全部获捐。
在这些爱心人士中,有
连续三年捐赠学子的退休老人蔡有燊;有年仅13岁,拿出压岁钱为学姐捐款的初中生小陈;有年逾九旬,助他人圆梦的老党员何宏光、陈梅卿夫妇;也有打算资助两名学子直至他们大学毕业的林祥章和他的同事张兴滔。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爱心人士,他们默默奉献了自己的爱心,甚至没留下自己的姓名,我们只能从学子们发来的收款记录中知晓一二。8月19日,有两名阳光学子都收到了支付宝账户名称为“×童”发来的5000元爱心转账,转账时间分别为当天11时25分
和11时27分。备注名称分别为“王晓杰”和“王晓峰”。我们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巧合,还是来自同一账户,抑或是两兄弟。转账人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也没有通过电话联系记者,但是我们知道的是,这每一笔爱心捐赠的背后,都满载着一份爱心。
爱心企业专设助学基金
除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暖心相助外,一些企业也被学子们的故事深深打动,慷慨伸出援手。8月24日,福建粤山绿化园林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林道通先生一口气拿出5万元,认捐10名学子。
助学活动开展的第一
天,林道通就主动拨打了记者的电话:“海都助学活动坚持了16年,很不容易。我也想继续加入海都助学这个大家庭,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林道通的热心肠和爱心,传递给了整个公司的员
工。据了解,福建粤山每年的支出规划中,都有一笔固定的慈善基金,用于资助阳光学子。在连续5年为海都助学提供帮助的同时,福建粤山也将爱送到高校、送至省外,为学子们插上展翼的翅膀,让他们有机会拼搏出
一片蓝天。
“我想告诉这些阳光学子,你们不会被遗忘,很多人都在默默地关心着你们。希望你们能树立信心,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克服困难,早日立足,传递爱的接力棒。”林道通说道。
□学子感言
“我会加油,勇敢去飞”
唐凤华:刚开始接受采访时,并没有什么期许,等收到第一笔捐款,我才意识到报纸刊登的影响。从开始的惊讶到感动,再到后面的有些惶恐,从未受到这么多的关注,我竟有些不知所措。但一条条留言让我看到世间的善意,感动无以言表,现在借此向所有关心、鼓励我的善良的你们说:谢谢你们!你们是我青春里不一样的风景。你们所带来的每一份感动,都将化为我努力的动力。我不知道现在的我是否配得上那些鼓励,但我会加油,勇敢去飞,努力不辜负你们的关心。我也会将这份善意传递,在力所能及内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有朝一日,希望可以回馈社会!
叶楚:作为本次海都助学活动的一名受助学生,我深感荣幸和感激。十分感谢大家的帮助和鼓励,因为有你们,我要面对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也对未来有了更好的期望。我将怀着赤诚的心,砥砺前行,不负期望,成为一个有所建树的人,为社会的和谐美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蒋海大:在报纸刊登的几天内,我陆陆续续收到了许多人的捐款,说实话,在刚收到捐款时我很惊讶,问了记者才知道原来这是人们给我捐助的善款。我的心头涌起阵阵的暖意,尽管我们可能未曾相识,尽管我们可能天差地别,但这一刻是一个人用他自身的能力为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自己的手。在这里我深深地感谢那些向我伸出援手的人,多谢你们,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