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2021年8月,土耳其明确将槟榔列为毒品,多名中国公民入境土耳其时因携带槟榔被捕,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发布相关提醒冲上了新闻热搜,也引发公众对于槟榔的好奇。据小编了解,目前将槟榔认定为毒品的国家还包括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此外,众多欧美国家也禁售槟榔。实际上,在我国,槟榔的危害也得到了重视。早在1996年,厦门市就发布槟榔禁令:“彻底停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如今,包括广州在内,已有多地陆续禁止广告宣传槟榔。那么,今天的《新知》就来看看槟榔为什么“毒”,到底有多“毒”。 (一醉)
槟榔为什么“毒”早被认定为一级致癌物
国人嚼槟榔的习惯,最早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年历史。南北朝诗人沈约在《咏竹槟榔盘诗》中提到“荐羞虽百品,所贵浮天实”;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更是写道“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
时至今日,全国槟榔消费者超1亿人,主要分布在湖南、云南、广西、海南、台湾等南方地区。相关数据显示,台湾约10%的人口有嚼槟榔的习惯;海南约38.42%的人口有嚼槟榔的习惯;湖南更是有近2600万人喜爱嚼槟榔,占到湖南总人口的三成。
千年的习俗,过亿的消费者,快速增长的市场,却难掩槟榔本身的问题。嚼槟榔与口腔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在医学界,这是共识,也是真相。
据粗略估计,湖南60%的口腔癌患者与嚼槟榔有关。早在上世纪90年代,
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就显示,不嚼槟榔的人口腔癌变率约为0.3%,而嚼槟榔者则升至7.6%。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
2017年,与槟榔相关的致癌物增加到了3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列为一级致癌物。
202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柳叶刀-肿瘤学》发表学术论文,首次确认槟榔致癌成分——槟榔碱。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官网刊登了一组2018年的数据:在口腔颌面外科病房46病室,调研专家团走访了所有口腔癌患者。粗略统计,病房50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病史。
很多人当成零食“嚼”出口腔癌、食道癌等
槟榔中的有害物质被身体吸收后,还可引起肝癌、食道癌、胃癌、肺癌及宫颈癌,钙、维生素B及胆固醇代谢异常,以及影响排卵、精子活力,引起小产、不育及死婴等生殖健康异常。
针对槟榔之害,很多媒体近年来多次刊发报道并呼吁,希望唤起公众和相关部门对槟榔之害的重视,以规范槟榔产业发展,推动其管理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湖南省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南大学口腔癌前病变研究所所长翦新春表示,口腔癌预后性差,患者5年生存率为50%,即使治疗成功,也会带来面部外形及功能损伤。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蒋灿华表示:首先,槟榔质地粗糙,咀嚼时会对口腔黏膜造成微小损伤和慢性刺激,长期、大量咀嚼则会引起慢性炎症,增加口腔癌风险。其次,槟榔含槟榔碱、槟榔次碱等,有致癌性,不仅影响口腔,还会损伤食道和胃,常嚼槟榔的人患食道癌和胃癌的概率也会增加。再次,大部分口腔癌患者既嚼槟榔又吸烟,烟草是世界公认的一级致癌物,在烟草、槟榔共同作用下,患口腔癌风险大大提高。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牙医学院教授陶霖强调,
专家:戒掉槟榔,刻不容缓
在我国,已有多地陆续禁止广告宣传槟榔。其中,今年3月份,广州全市媒体、户外广告均已停止发布槟榔广告。2019年,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该通知要求所有企业即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且必须在3月15日之前全部完成。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俞光岩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禁止槟榔广告只是第一步。我建议,地方政府要遏制槟榔企业发展,对其采取限制性措施,杜绝槟榔之害蔓延。不然,看似地方GDP上去了,但医疗代价和健康损失却是巨大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授胡善联表示,为解决槟榔生产与预防口腔癌的问题,应加强对老百姓的宣传教育,使其认识到槟榔的危害;还要在湖南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寻求扶贫与发展之间的平衡。
翦新春表示,控制烟草也曾困难重重,但进步有目共睹。希望在多方努力下,槟榔的危害能引起政府和大众的高度重视,尽量通过立法手段,比控烟更严格地遏制槟榔的生产和销售。总之,戒掉槟榔,刻不容缓!
□小贴士
槟榔本是药材常嚼易成瘾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苏彤表示,槟榔本是一味药材,有杀虫、祛痰等作用,清朝时期湘潭流行瘟疫,很多人就是吃槟榔好的。如今能形成一股风气,与习俗、气候等都有关。
除了易致癌,槟榔也是世界上第四大易成瘾的食品,仅次于烟草、酒精和咖啡。
蒋灿华研究团队发现,长期嚼槟榔会上瘾,影响大脑灰质体积、皮层厚度等大脑结构。此外,为了长途运输保鲜、入味,熟制槟榔会拌入石灰、桂子油、卤水等“劲道”和“上瘾”的成分。
□焦点
致癌又上瘾怎么就管不住
槟榔的危害如此大,它却并未消失。让人“戒不掉”的,不仅是它本身的成瘾性,还有背后的经济利益。
陶霖直言,2014年,湖南、海南两省科技厅正式签订槟榔产业合作协议,槟榔已成为湖南食品工业的龙头和支柱。
据报道,2017年,槟榔产业给湖南带来超300亿的产值。2019年,海南省的槟榔种植面积为172万亩,每年可创造700亿~800亿元产值。
对近日土耳其认定槟榔为毒品的新闻事件,湖南省市监局回应表示尚无应对方案。
槟榔产业的高速发展,给地方经济带来极大助益,与此同时,槟榔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创造新的“槟榔文化”。
2019年,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要求协会所有企业即日起停止全部广告宣传。然而,在对年轻人影响力较大的网络视频领域,至今仍然不乏槟榔广告。
2021年,《吐槽大会》第五季在节目里为湘潭铺子的枸杞槟榔打广
告。为了让槟榔看起来很健康,枸杞槟榔的广告词甚至是“加了枸杞后会更好”。
甚至有槟榔企业将槟榔包装成健康食品。2021年3月,萍乡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枸杞槟榔(快乐吐槽版)包装袋上印有“益生菌(抗氧化促消化,保护肠道健康)”的字样,被当地市场监管局发现并罚款20万元。
一个更加可怕的趋势是,槟榔的广告宣传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未成年人,槟榔消费群体也在不断地向低年龄发展。
安琪(化名)是南方某省县级高中的班主任老师,近几年她经常看到自己的学生开始咀嚼槟榔。在她看来,槟榔不仅影响身体,还刺激了青少年的虚荣心和好奇心,其影响正在向校园蔓延,槟榔对青少年的影响与烟草别无二致。
众多专家认为,槟榔产业的高速发展,给地方经济带来极大助益,但在致癌阴影笼罩下,威胁公众健康,槟榔产业亟须平衡“财神”与“死神”的双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