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汤先增 文/图
送完这一周,藏族大学生旦增曲扎和旦增平措就要返校了。相比初来时,两人晒得更黑,看起来也更结实了。
这个夏天,曲扎和平措不约而同地留在福州,成为一名兼职外卖骑手。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克服烈日与暴雨,体验人情和冷暖,在收获报酬之外,完成了他们的社会成长的“初体验”。
据了解,今年暑假,300多名像曲扎、平措一样的大学生选择在福州美团外卖兼职跑单。近日,记者来到美团外卖鼓屏站和大儒站,跟四名兼职骑手聊了聊他们的兼职体会。
短短个把月“路痴”变成“活地图”
上岗第一天,曲扎就碰到了大难题——找不到路。“福州的路我一条也不认识,一开始跟着导航都找不到商家。”曲扎只好一边跑一边仔细认路,站长给他安排了一个老骑手传帮带,详细地告诉他进酒店、小区等不同地点的注意事项。一个多月下
来,曲扎成了鼓楼区的“活地图”,不但懂得抄近道,有些小路比本地人摸得还清。
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彝族大学生惹乃牛拉是一名00后,跑单最挑战的是他的抗压能力。刚刚开始的那几天,惹乃一听到手机的订单提示,就容易紧张,好几次提前点了送
达。“我告诉自己不要慌,遇事要冷静。”磨了半个多月,渐渐地,惹乃的心理素质好了不少,操作上也很少出错了。
大学生艾力刚来的时候,每天也只跑得了几单,当骑手比他想象中的要辛苦。夏天的福州,中午地面热得发烫,7月末又来了台
风,哪怕是老骑手,也不容易应付。他暗暗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天中午20单、晚上20单,不管怎么样,风雨无阻,一定要坚持完成。
现在,艾力的跑单能力不亚于一个成熟的骑手,每天稳定在四五十单,日均收入200多元。
站点提供宿舍吃饭还有专属优惠
记者了解到,在兼职的这两个月里,平措和曲扎都住在站点提供的宿舍里。日常吃饭时,附近的商家会给予骑手专属的用餐优惠,站点里还有防暑降温的冰水、饮料和药品等。
艾力所在的美团外卖
大儒站有两名大学生兼职骑手,站长王明对他们特别照顾。上岗后的第一周,王明只在午高峰和晚高峰时安排两三单,让他们先适应工作流程,熟悉片区里的道路。有一次艾力把餐拿错了,顾客很不满意,只能赔钱,王明深知
学生出来兼职不容易,便由自己承担了几十元赔偿款。
“通过这短短一两个月,不断地跟商家、用户接触沟通,他们明白了人与人要如何打交道,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很有好处。”美团外卖鼓屏站站长
王凤敏告诉记者,暑假是大学生的兼职高峰期,站点也非常重视大学生暑期兼职骑手,对新入职的兼职骑手都会进行专门的培训,并指派老骑手先带他们跑单。公司还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措施,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努力赚取收入。
跑单时磨磨性子在路上收获成长
此前的曲扎有一些内向,在学校也习惯独来独往。兼职骑手让他有了很多主动与人接触沟通的机会。超时要主动争取顾客的理解,配送途中也时常要找人问路。一开始曲扎还觉得不好意思,短短两个月下来,他已经能够从容地和陌生人沟通了。
毕业后,学医的曲扎想回到家乡当一名医生。他说,兼职骑手的经验可以让自己在面对病人和家属时,心态更好,更懂得沟通。
艾力曾经兼职当过平面模特,对他来说,那是一
份“高冷”的工作,每天面对的人也不多,有些人觉得他有点高傲。兼职骑手的体验跟此前完全不一样,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急性子的艾力,也把自己的脾气磨好了不少。
艾力还提起,一个暴雨的深夜,送餐经过一个十字路口,亮着红灯,四个方向都没有车,他想直接闯过去,但突然瞥到旁边的一个美团骑手停下了,安安静静地等红灯。艾力心里特别羞愧,便当即决定在以后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