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1版:闽南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泉州秋季开学全面实施“菜单式”课后服务

适当收取服务费衔接正常下班时间

N海都记者 黄晓燕

昨日,记者从泉州市教育局获悉,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委文明办、市总工会日前联合印发《泉州市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从明日起,泉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做到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各校要制定课后服务“菜单”,学生和家长可根据学校提供的服务“菜单”及自身需求自由选择服务时段和项目(可多选),学校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

推行“5+2”模式与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通知》要求,2021年秋季开学后,泉州市义务教育学校要做到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即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义务教育学段)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课后服务推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学校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学生课余学习生活。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泉州市区多所小学,各校校长均表示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泉州市实验

小学开学后,上午课后服务时间至12:00,下午延时托管时间至18:30。丰泽区实验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原则上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两个小时,按照学校作息时间,一般情况下,夏季:一、二年级放学后延至18:05,三至六年级放学后延至18:35;冬季:一、二年级放学后延至17:50;三至六年级放学后延至18:20。

《通知》还要求,各校在保证课后服务时间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实际调整作息时间表,灵活安排课后服务项目和服务时间。初中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晚自习,主要是开展作业辅导、自主阅读、自学指导等。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开展晚餐管理与服务。

制定多样化“菜单”与城乡学校少年宫活动融合

《通知》明确要求,泉州课后服务将实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选择多样化的模式。各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菜单”,公开学校课后服务时段、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让家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安排,并按照自身需求自由选择,学校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

同时,推行城乡学校少年宫活动与学校课后服务有机融合。组织全市155所学校参与试点工作,推进

城乡学校少年宫与学校课后服务活动时间融合、活动项目融合、场地资源融合、辅导师资融合、活动机制融合。全市其他建立城乡学校少年宫的学校也可以通过“五个融合”参与学校课后服务。

鼓励探索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课后服务。各学校可主动联系当地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校外活动机构合作开展课后服务,并发挥好当地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

非遗展示馆的作用。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鼓励学校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非遗传承人或志愿者承担课后服务工作。各地各校可探索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等形式,与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成立的教育集团等教育机构合作开展课后服务;探索采取委托服务等形式,引进有资质的餐饮服务企业为学生提供午、晚餐管理与服务。各地要加强第三方教育机构等教育资源的引入

和管理,实行白名单管理制度。学校不得把课后服务工作完全交给第三方机构,严禁引进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严禁有不良记录人员参与课后服务。

用好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教育部开发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本地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免费向学生提供。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

适当收取服务费 与财政补助配套筹措经费

《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

首先是财政补助。财政部门根据课后服务成本核算情况,采取核增公用经费、财政专项补助的方式,将课后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学校支付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水电费、小额易耗品费、设施设备耗材费、劳务费等。

其次是适当收费。发

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教育等部门进行课后服务成本测算,制定学校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由学校向自愿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家长收取服务费。学生午餐、晚餐费用按实际开支由学生家长出资另行结算。引进餐饮服务企业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收取的费用,作为代收费管理,以招标方式确定服务企业及机构,明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目前,具体收费方

案有关部门还在会商中。

课后服务收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市直学校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按人均每课时不超过60元标准发放;对聘请校外人员提供课后服务的,课后服务补助可按劳务费管理,补助标准可高于校内教师补助标准,具体标准由学校按相关规定确定。

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考虑教

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此外,课后服务已纳入今年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