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包华通讯员陈天然薛小丽文/图
1.8米的帅气小伙,上班时穿着蓝色制服执法,下班后换上便装“练摊”,福州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谢雄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学会更多的换位思考,让“城管”这个角色不再冰冷。
脱下制服摆摊第一天就被赶
“最近有一种‘月老盲盒’的玩法在网络平台上很流行,我和女朋友也想尝试一下。”去年刚参加工作的谢雄星说,针对很多青年男女想要“脱单”的心理,夜市中出现了售卖“脱单”盲盒的摊位。参与者花费1元钱,就可以在装有卡片的盒子里,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或者拿到异性的联系方式。
抱着零成本又好玩的心态,上周的一天晚上,谢雄星和女友下班后,带上移动小桌子、台灯、充电宝和两个贴了男女标识的小盒子,迈出了摆摊的第一步。
从事城管工作的他,
第一站选择了爱琴海商圈,找了个商家的地面停车位,征得对方同意后开始摆摊。不料刚摆出来没多久,商圈的物业工作人员就来驱赶。于是,两人又带着大包小包“转移”到仓山万达广场1号门附近的夜色经济示范街。
“一名驻唱歌手旁还有点空地,我小心翼翼地征得了他的同意后,才摆开摊位。”没想到,这位歌手带来的高回头率,给谢雄星的摊位引来不少客流,短短一个多小时,就有五六十名青年男女前来咨询并参与“脱单”游戏。
盈利捐献公益感悟“柔性执法”
转战了几大商圈后,谢雄星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去年国家倡导夜色经济,鼓励市民摆摊创业,对于城管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工作压力。“有些市民占用人行道甚至消防通道摆摊,对于这些行为,我们都以劝导为主,但经常不被人理解。”自己当“小贩”换位体验后,谢雄星觉得,在
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应该再耐心、再细心一些,让执法更有温度。
“作为城管,我清楚哪里能摆,哪里不能摆,但作为一般市民,可能就不一定了解。”谢雄星发现,几大商圈客流大的地方,往往是摆摊者扎堆之处,但限于场地有限,一些人就占用了绿化带或其他通道。“如果能划线
圈定指定区域,像停车位那样管理,会不会更便捷呢?”
这几天,谢雄星和女友赚了几百元,有了一点创业的小成就感,但他们决定将这份收入通过网络平台全部捐献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谢雄星表示,将会坚持摆摊,让自己的人生得到更多历练,并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