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黄晓蓉杨江参 林良标文/图
“我想要一张带台灯的书桌。”平常家里饭桌,就是林雅清的书桌。今年中秋节,雅清的心愿是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她还希望,书桌上有一盏明亮的台灯,能陪着她,这样她一个人写作业时,就不会那么孤单。
奶奶的辛苦看在眼里家务活她抢着干
12岁的林雅清,就读于永春蓬壶南幢村的南幢小学六年级。性格内向的她,看见生人显得有些腼腆。在学校,她对同学们很友善,学习成绩也不错,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在雅清3岁时,父母就外出务工,她和弟弟则成了乡村留守娃。去年,父母把弟弟带到晋江工厂附近的学校上学,家里只剩
雅清和70岁的奶奶。奶奶除了种田、种菜,还要到附近的伞厂编伞骨,补贴家用。
奶奶的辛苦,雅清都看在眼里。放学回到家,她都会主动帮奶奶干家务。她早早就学会了煮饭、炒菜,有时候奶奶在厂里还没回家,她就会炒好奶奶爱吃的西红柿炒蛋。洗碗、擦桌、扫地拖地等家务活,雅清更
妈妈回家她开心地扑进母亲的怀抱
“我想妈妈了,想她能多陪陪我。”说起自己的妈妈,雅清红了眼眶。9月20日,即今年中秋节的前一天,是雅清的生日。往常雅清的生日,都是奶奶独自坐车去镇上买蛋糕回来帮她过。今年,雅清希望爸爸妈妈弟弟能回家,一家人一起过生日、一起过中秋,团团圆圆的。
说来也巧,当学校的采访结束后,记者跟随雅
清一起回家时,竟然遇到她心心念念的妈妈。原来,当天上午,雅清的妈妈专程从外地回家补牙,而且会在老家待上一段时间。
妈妈已经年近五旬,目前与丈夫一起在晋江的工厂上班。她说,其实去年也曾想着将女儿带到晋江上学,但考虑到她即将升入初中,担心到时没学校可读,来回折腾影响孩
子学习,所以就放弃了,只带走了小儿子,却忽略了姐弟分离对雅清造成的影响。
得知雅清的生日愿望后,愧疚的妈妈表示,不仅到时候会尽量回家给雅清过生日,一家团团圆圆的,而且以后也会常回家陪伴雅清。妈妈说完话后,雅清高兴得像个小孩子,开开心心地扑进她的怀抱。
□公益反响
是抢着干。
12岁的女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随着采访的深入,雅清话也多了起来,抬头的时候则不时望着拍摄的摄影机,一脸好奇。见此,记者拿出一台微型DV机,手把手教她使用,令她开心不已。摆弄中,雅清还找来自己的好友充当模特,有模有样拍摄着各种镜头。
市民报名当志愿者两兄弟飞机也有了
这几天,海都热线持续高涨,不仅有主动认捐的市民,还有两名热心市民报名加入志愿者团队,希望能到现场跟孩子们一起过中秋。
“这些孩子太让人心疼了。”徐先生是德化人,他说等活动确定时间后,他会自己开车到学校陪孩子们过节,再看看他们有
什么其他需要,他想尽自己的一点心意。
“我是二胎妈妈,也想力所能及地帮这些留守儿童做些什么。”康女士是泉港人,是泉州市区一家公益协会的会计,经常参加公益的爱心活动,这次她报名志愿者活动,帮忙搬运物资、分发礼品等。
“兄弟俩的蓝色遥控
直升机玩具,我来认捐。”除了报名志愿者,海都报的多年老读者黄女士,昨日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微信公众号看到林锦鸿兄弟俩的中秋微心愿,便第一时间联系记者要认捐。黄女士说,她是二胎妈妈,也是生了兄弟俩,很开心能帮锦鸿锦豪兄弟俩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