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结合疫情防控实际,积极开展2021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宣教,增强广大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为疫情防控工作添砖加瓦。
以案说险
案例1:租借个人账户,可能涉及洗钱风险!
近期,不少不法分子通过建立通讯群,索要或购买个人信息开立银行账户,而这背后隐藏的是洗钱、诈骗等不法勾当,严重危害了公众财产安全。
林先生到银行网点办理银行卡开户及开通网银业务,银行工作人员按规定向其询问开卡用途、工作单位等信息,客户表示是自己使用,但未说明具体用途,并多次向网点门口方向张望。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异常,随即报警。经询问,林先生在同班同学介绍下加入一个微信群,办一张银行卡可获得600元报酬,林先生觉得这种赚钱的方式简单快捷,便来银行办卡。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向其宣传了出租出售出借账户的危害性,林
先生当即表示不会再参与。
案例分析:案例中,不法分子利用林先生贪图小利的心理,购买其账户用于从事非法活动。如果林先生出售了银行账户,可能沦为他人金融诈骗活动的替罪羊。
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温馨提示:拒绝出租、出借或买卖银行账户行为,切莫贪图小利而将自己于不利局面;不向他人随意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有效期、安全码、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随意丢弃业务单据、ATM凭条、信用卡对账单和刷卡单据等交易凭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注明用途,以防被人挪作他用。
案例2:网贷诈骗新套路,提高警惕免中招!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消费者由于个人金融信息保管不到位,给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开展诈骗活动以可乘之机。
大学生小张接到自称某网贷平台客服电话,称其借贷3万元未还,如果不按时还清,就报送公安机关处理,并准确说出了他的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小张害怕,虽未借款但仍答应还款,因手机银行限额转账,于是到网点办理转账业务。网点工作人员立即警觉,在核实小张无贷款记录后,告知其这是网络诈骗,有必要可报警处理。小张恍然大悟,对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案例分析:案例中,不法分子针对学生群体对金融诈骗的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较差、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利用个人信息做文章,让其不得不信,从而落入不法分子布好的圈套中。
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温馨提示:要养成良好手机使用习惯,不要随意进入陌生网站,不要随意点击陌生短信、邮件中的链接,不乱连接公众场合免费WIFI,做好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护;遇到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要认真核实信息,要登陆官方平台或向官方客服咨询;如遇诈骗需冷静,应保存所有证据,如交易记录、网络聊天记录以及对方账号或联系方式等信息,尽快报警。
相关链接
2021年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教工作
在2021年全国“质量月”期间,邮储银行福建分行结合疫情防控实际,积极统筹线上线下渠道,突出线上方式,采用微信软文、“一图读懂”、线上知识有奖问答、组织全员参与人行线上“金融标准挑战赛”等形式,广泛开展以“金融标准为民利企”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积极宣传“金融消费者投诉统计分类及编码银行业金融机构”等金融标准等知识内容,提升金融标准社会认知度。
在2021年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期间,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通过线上线下各渠道有效开展宣传活动。该行所有营业网点在显要位置摆放宣传物料,利用业务等候间隙对客户普及金融知识,营造浓厚宣传氛围;通过漫画、微信长图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