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这些中秋民俗你知道吗?

摆塔、泼水节、曳石、贴饼花

清流县温郊乡梧地村的﹃泼水节﹄(资料图)

孩子们在杨南社区体验摆塔

霞浦的“曳石”活动(往年资料图)

清乾隆时期,福鼎饼花“百子花”(资料图)

N海都记者李琪毛朝青雷朝良林宁强通讯员陈汝辉文/图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各地演变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民俗,福州的摆塔、摆鳌山、捡月华,三明清流县梧地村的“泼水节”,宁德霞浦的“曳石”和福鼎的贴饼花……一些活动因防疫需要,今年已暂停。今天的《谈天说地》就让我们一起回味往年各地极富特色的民俗活动,感受浓浓的中秋味。

福州

摆塔摆鳌山祈求平安

一说起中秋节老福州人的传统民俗,很多人都会想到“摆塔”。旧时,每逢中秋临近,家家户户都会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摆出,以渲染节日的气氛,这是福州独有的中秋民俗活动。摆塔摆的不仅仅是宝塔,福禄寿喜、八仙过海的神仙人物,精美的烛台、花瓶、香炉,小朋友最得意的玩具,都会一一摆出,供人观赏。

中秋为什么要摆塔呢?大家所熟知的一个传说,福州中秋摆塔之俗源于明嘉靖年间戚继光抗倭战胜归来,恰逢中秋,福州百姓为了欢迎凯旋之师,便将家里的贵重物品摆在门口以示庆贺。“除此之外,摆塔还有祈求平安之意。”民俗专家郑子端介绍,在清进士沈绍九的《中秋拜塔词》中写道:“蒲团跌坐诵琅琅,也学和南礼法王,两字平安教弟妹,今宵莫唱月光光。”“‘两字平安教弟妹’,说明了摆塔是为了祈求平安。”

郑子端介绍,旧时福州分为三县,闽县、侯县、怀安县,而怀安县盛产瓷器,所以福州百姓家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瓷塔及瓷质的菩萨、历史人物等,这也客观上助推了“摆塔”这一民俗活动延续下来。而在福州乡间一些不易获得瓷器的地方,农家孩子们则叠砌瓦片为塔,还会将柴屑塞入瓦塔中燃烧,发出劈里啪啦的响声,也十分热闹。

“分棚士女各东西,火树银花照眼迷。莫道闽山看不见,六鳌驾出五云齐。”这是清代举人廖毓英所作的《闽山庙鳌山》中记载的闽山庙摆鳌山的盛况。郑子端介绍道,福州人过中秋除了摆塔,还有摆鳌山的活动。“与摆塔摆在家中室内厅堂上不同,鳌山则是摆在室外。”古代在三坊七巷闽山庙,每年中秋都会举办庙会摆鳌山,场面十分盛大,无法在家中摆塔的百姓就会到庙会上看鳌山,热闹地过一个中秋节。

捡月华你玩过吗?

除了摆塔,福州人的中秋还是个团圆的节日,在这天事事都讲究一个“圆”。郑子端说,中秋前后,福州人会互送圆形的月饼、礼饼,象征着“团圆”。

与全国各地一样,赏圆月也是福州人中秋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但“捡月华”这个小游戏却是福州独有的。“饭后,长辈害怕孩子们到处乱跑,就会和孩子说月亮会

掉下月华,把捡到的月华放进米缸里,会有吃不完的米,藏到箱子里,会有用不完的金银财宝。”郑子端回忆道,自己小时候和朋友们在天井里、阳台上,来来回回捧起月光,将家中的柜子都放了个遍,可谓童趣十足。

三明

千年古村泼水迎吉祥

在三明市清流县温郊乡梧地村,每逢中秋节,村民们会在村子里喜气洋洋地手持喷水筒相互射水玩耍,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用水泼去身上的灾祸,迎来平安清吉,并称之为“泼水节”。

据了解,梧地村传统的“泼水节”,来源于陇西(四川一带)。梧地先

祖从四川辗转入闽,进村这天恰逢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是陇西一带的泼水节,先祖豪兴之余,才放下行囊,搭起锅社,吃完团圆饭,举家以泼水取乐,并立下族规,定这天为泼水节,由子孙世代承袭,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在中秋当天,村民会

去山中选择竹节较长的苦竹和细长的枝条来制作泼水工具,制作精良的射水筒射程可达十余米远。

活动当天,家家户户都会把大木桶抬到村中开阔处,蓄满水以备活动使用。活动开始时,村民们齐聚村中开阔处,大家欢呼雀跃,拿着竹筒互相泼水,乐趣无穷。

宁德

拖石猴、贴饼花非遗花样迎中秋

而在宁德,霞浦的“曳石”和福鼎的贴饼花,都是极富地方特色的中秋民俗。

曳石又称“太平石”,在每年中秋夜,霞浦县一带村庄都会开展“曳石”活动。据说公元1562年,戚继光奉旨率兵抵达闽东剿灭倭寇,得知海上倭寇防守严密,不能强攻,只得智取,戚将军便悄悄设下“拖石计”。

在中秋节当晚,家家张灯结彩之际,年长者手举宫灯、响器作前导;年壮者三五成群,光着胳膊用渔船上粗大的绳缆绑着一块块大石头,在街头街尾来回不停地拖动;年幼者紧随在队伍后面,手舞足蹈,燃放炮仗。游行队伍声势浩大,发出震天巨响。

这时,盘踞在横屿岛上的倭寇,得知军民如此欢度中秋,于是放松了戒备,也饮酒猜拳过起节来。当倭寇一个个喝得烂醉如泥时,戚家军却兵分几路,夹攻岛上贼窝,大获全胜。从此,在闽东沿海村镇,每逢中秋节月上中天时,都要进行燃火把、拖石头游行,方言叫做“拖石猴”(石猴疑为石头谐音)。

如今,“霞浦沙江曳石”已被列入宁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霞浦沙江曳石”代表性传承人俞孟申介绍,曳石活动,早期在宁德沿海各县(市)各乡镇十分盛行,现今其他地方基本绝迹,唯独沙江的曳石活动一直传承延续。曳石

开始前,各队人员将各自使用的石头,用麻绳系牢。曳石开始,石上坐一健儿,身披红色绶带,号令队伍进止。数十人在前面牵着麻绳沿街一边奔跑,一边呐喊“走啊,走啊”,相互争竞,绕村三圈。

福鼎饼花是福鼎民间艺人创造的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画种,是专门贴在中秋月饼上的装饰画,古时饼店出售月饼时用厚纸包成方角形。为了吸引顾客,商家在包装上贴了画片作装饰,于是饼花应运而生。2005年,福鼎饼花制作工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鼎饼花非遗传承人马树霞说,据说最早的饼花起源于明朝,当时饼花只是小小的一个,用几种不同颜色的纸张剪成,这就成了最原始的饼花,它只有拳头这么大,所以也叫“拳头花”。在清乾隆时有了“百子花”,“百子花”是以红、白、绿三种色纸剪成,人物以儿童为主,所以称“百子花”。目前,福鼎饼花尚保留30多种图案。

今晚能赏到月吗?

海都讯(记者马俊杰)据福建省气象台消息,目前,虽然盘踞在我省上空的副高有所示弱,但高温暂无退意。这两天全省大部最高气温在33℃~37℃之间。

伴随着西南气流影响,今天全省大部有阵雨或雷阵雨,局部大雨到暴雨。午后的热雷雨带来水

汽,加重了高温高湿,令人闷热难耐。

今日是中秋佳节,据福建省气象台预报,今晚,全省大部云量在五成到七成,云层浅薄,赏月条件较佳。

福州今天白天到夜里,全市多云到阴,午后到夜里部分乡镇有阵雨或雷阵雨,局部大雨。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