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徐锡思通讯员曾小红文/图)这些天,每晚10时,惠安县螺阳镇洋坑村的苏大姐就坐上丈夫王景德骑的摩托车出门,奔波于村里的5个疫情服务站点,亲手为志愿者们端上一碗香喷喷的夜宵。
“为了疫情防控,同村的老阿伯、后生仔冒着风险日夜守护大家的安全,我也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个星期前,当苏大姐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王景德,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她在自己的小店支起一口大锅,为了改善志愿者们的伙食,她每天换着花样烹煮,面线糊、汤圆、咸饭、地瓜粥、地瓜粉团……每日的夜宵都不重样。
苏大姐的温情小厨房
只有2平方米,为了满足30人左右的用餐,苏大姐每天都要忙活很久,再由王大哥骑摩托车载着,夫妻俩一个服务点一个服务点地来回送餐,给志愿者们“充电”。
从最后一个服务站点回到家中通常已经是深夜1时多,家里的孩子做完作业已经睡下,夫妻俩满身疲惫,轻手轻脚地收拾,又相互鼓励。
来俩纷去为春的纷茶疫“大暖带为 情
家花动服水
、防
齐开下务点控
!,心” 站心
协在村 贡
里点、水献
力苏 值 一
,大的乡守果等份定姐 人,力能夫亲员纷。苏大姐为志愿者送来夜宵 迎妻们送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