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春天的映山红 为何秋天也绽放

闽侯大湖乡后井村马岚山,映山红在秋季罕见开放

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

闽侯海拔千米高山上,春鹃罕见“反季”开花;园林专家解释缘由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包华文/图

马岗山静卧于福州市闽侯县大湖乡后井村之上,它的海拔高达1039.6米,壮丽的山脉与翻滚的云海相连,形成一幅饱含诗意的田园画卷。

初秋,沿着山间小路蜿蜒而上,一丛丛野生杜鹃花点缀在道路两旁,看着十分赏心悦目。但这样的美景,却让村民心生疑惑:“我们这儿的杜鹃花一般是春季盛开的,秋天开花是不是有什么反常?”今天的《谈天说地》,就来聊一聊杜鹃“二度开花”的秘密。

海拔千米高山上映山红罕见二度开花

最近,马岗山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山顶上,一簇簇杜鹃花迎着秋风绽放,凤蝶飞舞,蜜蜂忙碌,流连于花丛中,身心都得到了片刻休憩。

村民老陈告诉记者,山上的杜鹃花是野生的,叫做“毛杜鹃”,也就是很多人熟知的“映山红”。与一年能盛

开三至四次的四季杜鹃花不同,映山红一般于每年的3至5月开花,一年只绽放一次。

“本该在春天开的花,却在秋天开了,以前还从没发生过这种情况,附近村庄里的杜鹃花就没有开。”老陈猜测,这可能和山顶的“小气候”有关,马岗山的海拔很高,气温偏低。

映山红被“迷惑”错把秋天当春天

据园林专家介绍,花期在春季的映山红在秋季绽放,这种情况称为“小阳春”。春季的气温偏低,雨水较多,湿度大,这有利于春季开花的植物开花。而马岗山的海拔高,山顶气温较低,若遇到雨水多,映

山红就会被“迷惑”,以为是“春天来了”,进而“二度开花”。

而气象专家苏同华提供的今年夏秋季闽侯降雨数据也显示,从7月1日至9月26日,闽侯县累计降雨量达565毫米,相比多年平均

增加了约25%。

“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二度开花’,即在一些恶劣的气候下,植物为延续后代也会开花结果。但伴随着这个现象的发生,植物可能就会死亡。”园林专家说道。

园林专家表示,“二度开花”的现象没什么稀奇的,映山红、桃花、樱花、紫玉兰等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值得一提的是,若花卉“二度开花”,其花期将缩短,开花量也不会太多,否则将影响正常的春季开花结果。

□冷知识

杜鹃花古代还有多个名称

那么,映山红和四季杜鹃有何区别?园林专家解释,两者最大的不同在花期和外观上。前者高大,后者矮小许多;前者为春鹃,一年开一次花,后者一年多次开花,每次的新梢成熟后,均有花芽形成并开花。

其实,最初杜鹃花并无“杜鹃”的名分。东晋时,杜鹃被称为“山石榴”,因它的花与石榴花颜色相似。东晋周景式的《庐山记》写道:“香炉峰头有大磐石,可坐数百人,垂生山石榴,三月中作花,色似石榴而小淡。”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山石榴的形态和叶片与羊踯躅有

些相似,故称其踯躅。南朝姚察的《建康记》记载:“建康出踯躅”。

唐代的学者已经注意到,杜鹃花的花期常伴随杜鹃鸟的清澈鸣叫。出于这个缘由,“山石榴”又逐渐被称作“杜鹃”,俗称“杜鹃花”。“杜鹃”这个名称的内涵也从“鸟名”向“花名”拓展。中国现存最早的园林花木名录——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草木记》就收录了“杜鹃”。

杜鹃花开,满山红艳,又逐渐赢得新的名称,即“映山红”“满山红”。有趣的是,映山红的花瓣吃起来味道不错,酸酸甜甜的甚解困意,云南人很爱它,都叫它“小酸花”。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