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文/图大河网
3万多年前的人类住在哪儿?悬崖边的“豪宅”有多大?27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仙人洞遗址发现距今3.2万年人类头骨化石,这是目前河南已知年代最早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对研究中国现代人起源、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崖壁上的远古“豪宅”,可住10人左右
仙人洞遗址处于鲁山县观音寺乡西陈庄村石门沟组,海拔576米,处于陡峭崖壁上,分大小两个洞,分别命名为仙人洞1号、仙人洞2号。仙人洞1号长9米,宽3米,高3.9米,洞内面积约30平方米,地层堆积厚约2.58米,共分8层;仙人洞2号长约20米,宽2米~5.2米,最高约8米。
2020年6月,考古人员在鲁山地区开展旧石器考
古调查时发现,洞内有人类化石、动物化石、石器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202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平顶山市文物局、鲁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仙人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平顶山旧石器考古调查项目负责人赵清坡介绍,考古人员在平顶山地区发现40多处洞穴,其中10处洞穴有人类活动痕迹。与
周边发现的40个洞穴相比,仙人洞可谓“豪宅”,基本上能住10个人左右。
记者通过检索发现,古人类遗址多与洞有关,叫“仙人洞”的也不在少数。赵清坡解释说,早期人类在洞穴安身是古人类生存智慧的体现之一,不仅避雨挡风,还可防野兽攻击。而且洞穴附近必须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和方便取用的水源。
为研究中原地区的旧石器文化提供最直接的人类化石证据
目前,仙人洞遗址已发掘出人牙和头骨断块。此外,还有动物碎骨1万余块,目前可鉴定标本287件,种属有普氏原羚、普通马、羊、棕熊、鹿、野猪、狼及一些啮齿类小型哺乳动物等,距今约3万~4万年。此外,洞内还发现石制品14件,包括石片、刮削器和断块,属中国北方传统石片工业范畴。
通过铀系测年法测定,仙人洞遗址出土的其中2件人头骨断块最小年代分别为距今3.2万、1.2
万年。经古人类学家鉴定,距今3.2万年头骨断块为人额骨,厚度在现代人变异范围之内。这是目前河南已知年代最早的早期现代人化石。
谈到鲁山仙人洞遗址早期现代人头骨化石发现的重要性,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介绍,距今3万~5万年是现代人扩散及行为出现、发展的关键阶段,但这一阶段发现古人类化石的遗址极少。以往研究表明,中原地区这一阶段已有繁荣
的旧石器文化,从文化上证明了中国旧石器文化连续发展,但缺乏最为直接的人类化石证据。鲁山仙人洞遗址头骨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原地区这一阶段人类演化的空白,对中国现代人起源、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高星认为,洞穴遗址具有格外的价值,洞穴可以遮风避雨,它是远古人类的家园,洞穴遗址中可以保留人类生产生活非常集中的完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