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马俊杰文/图
这两天,福州市屏东路旁的一株大叶榕,成了两种蜂生死相搏的小小战场。只见体形较小的蜂不时振动翅膀,摆出防御姿态;体形较大的一方则寻机进攻,锲而不舍。这一攻一守的精彩场面,吸引了许多路过的市民。大家在惊奇的同时也心生疑问,这两种是什么蜂,为何会生死相搏?看看蜂类专家怎么说。
“大个子”虎视眈眈小蜜蜂团结御敌
这片小小的战场,位于屏东路旁一株大叶榕主干上。前日,记者走近观察发现,在离地近两米高的主干分叉处,集聚着一群蜜蜂,目测约有200只,波浪状起伏正是它们不时振翅造成的视觉效果,像极了球迷们在看台上玩的人浪。
就在它们上方,一只看上去不同品种、身材大了许多的蜂正在盘绕悬停,偶有离群蜜蜂飞回,这只大个头就会迎上,作出拦截抓捕的姿态。
记者发现,每当这只盘旋的大家伙飞低靠近蜂群,趴在树干上的蜜蜂就依次共同振翅。记者伸手
靠近这群蜜蜂,以极低的高度在它们上方拂过,蜂群并未作出振翅反应。
而在这条路上,记者并未看见其他蜜蜂聚集,周边也没有出现可以成为蜜源的大片花卉植物。这种昆虫间看似攻守对峙的场面,更是让现场的市民啧啧称奇。
对付天敌蜜蜂有特殊防御信号
蜜蜂为何会在此聚集?那只大家伙是什么蜂,它盘绕悬停在蜂群上方想要做什么?蜂群振翅和这个大家伙有关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请教了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段辛乐老师。
段辛乐老师解释称,大叶榕上的这群是中华蜜蜂,它们正在防御墨胸胡蜂。那只大家伙是墨胸胡蜂,它是中华蜜蜂的死对头,画面中它正在捕食飞回蜂巢的蜜蜂。
段老师说,中华蜜蜂应
是从其他地方飞过来,极有可能是蜂群出现分蜂的情况,工蜂跟随新一代蜂后寻找新住处。这群蜜蜂现在应该在大叶榕主干分叉形成的树洞里面安营扎寨。一般来说,在人工大量饲养蜜蜂之前,树洞是蜜蜂最合适的藏身之处。
段老师介绍,据文献报道,蜂群振翅是中华蜜蜂工蜂的特殊防御策略。胡蜂靠近的时候,负责守卫的工蜂会释放报警信息素,招呼同伴一起抗敌,聚集在一起的蜂群共同振翅并高抬腹
部,形成“人浪波”状的防御姿态,而振翅摆动的频率,与胡蜂的捕食距离和飞行速度密切相关。这种一攻一守的情况在乡间常见,有蜜蜂窝或蜂箱的地方都能够看到,不过在闹市区还比较少见。
段老师提醒市民,“十一”假期出外游玩,在野外发现墨胸胡蜂要迅速远离,不要主动骚扰或攻击蜂巢。此外,它还是野生药植物的有效传粉昆虫、农林作物害虫的天敌,也是需要保护的。
□知多一点
墨胸胡蜂攻击性强有剧毒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属中国独有蜜蜂品种,体躯较小,全身披黄褐色绒毛。
墨胸胡蜂是胡蜂科、胡蜂属节肢动物,有黄脚虎头蜂及赤尾虎头蜂的别名。飞翔力强,捕食蚊、蝇、虻、蜂小昆虫及其它农林业害虫等,用以喂养自己的幼虫。作为中华蜜蜂的天敌之一,它不仅拦截空中飞行的蜜蜂,而且还在巢门四周静候,吓得中华蜜蜂无一出勤,对一些势单力薄的蜂群,墨胸胡蜂会成群攻入,迫使中华蜜蜂弃巢迁飞或被毁灭。
另外,墨胸胡蜂有极强的攻击性,其攻击性来自于护巢本能,当墨胸胡蜂群认为蜂巢受到威胁时便会群起而攻之。它属于剧毒蜂类,被蜇伤后也可引起过敏反应,被蜇严重时可使人休克甚至致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