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唐明亮 郑旭文/图
感冒头疼,多喝热水;胃不舒服,多喝热水……似乎热水能够治百病。为了能更好、更方便地喝到热水,保温杯应运而生,它成为养生人群的标配。
不过,你使用的保温杯真是“养生杯”吗?日前,央视曝光了一批“夺命保温杯”。节目中,北京市消协购买了50种品牌的保温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19种保温杯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劣质的产品甚至有致癌的风险。
那么,目前福州市面上、网上是否有材质不明的保温杯销售呢?什么材质的保温杯才能安全放心使用呢?海都记者进行了调查。
线上:
不少价格低保温杯产品信息相对简单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保温杯”,跳出数千条与之相关的链接。再观察其中的价格,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一款价格在13元左右的保温杯,虽然在产品介绍中有标注304或者316不锈钢,但记者发现,其中不少是批发产品,在商品介绍页中并未显示外包装。
此外,记者注意到,不少售卖价格较低商品的商家在标注产品信息时相对
简单,在图片介绍时也只有一张照片,其可信度存疑。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网友不会选择价格如此低的商品,主要选择价格在30到60元之间的保温杯。有网友表示,自己还是比较相信品牌的保温杯。
记者在其他电商平台、1688批发市场还发现,有一些商户会采用拼单或批发的形式,保温杯的价格会压得更低,仅9.9元甚至8元多就可以买到。
线下:
小卖部保温杯信息不全 质量堪忧
日前,海都记者走访福州的沃尔玛、新华都等超市。在华林路的新华都家居日用品区域,记者看到,一排货架上摆放了多款不同品牌、型号的保温杯,价格从几十元到100多元不等。记者随机打开了3个保温杯的包装,包装内放有产品说明及合格证,保温杯的内胆也有“304”“SUS304”“316L”字样的钢印。在五四北泰禾广场内的沃尔玛超市,情况也是如此。
不过,记者在走访小超市、小卖部、文具店等地
方时,保温杯的质量情况却不甚理想。在屏东路晨光文具店内,记者发现,小店内在售的保温杯基本为裸杯,没有任何包装。记者注意到,这些裸杯外观上大都未标注材质信息,没有合格证,仅内胆有“304”“316”字样的钢印。记者以购买保温杯为由,询问店员保温杯的材质、保温效果等信息,店员只称,自己也不是很懂,让记者自己挑选。
在仓山台屿路的一家茶烟酒商行内的货柜上,不锈钢保温杯类型仅一
款,且外观老旧,没有任何信息,内部做工粗糙,也无任何标识。“这个28块钱,市面上至少卖四五十块,商品信息可扫底下的条形码查看。”店员向记者说道。记者现场多次尝试扫码,却一直无法查看有关信息。
在附近一家名为“联辉超市”的店内,记者也发现类似情况,保温杯仅剩一个,尽管保温杯有外包装,但没有任何产品说明。店员告知,这个产品是属于比较次的,若想买好的,还是建议去大超市购买。
业内:
价格太低的保温杯存在以次充好的可能
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标准及要求,正规的保温杯必须将产品名称、容量、口径、制造厂名和厂址、采用的标准号、使用方法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等在产品说明书和外包装显著位置明确标注。而且国家对保温杯不锈钢内胆的要求非常严格,镉、铅和铬等重金属元素绝对不能超标,必
须达到食品级标准。
那什么是“304”和“316”呢?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有品质正规的保温杯内胆材质基本都是“304”不锈钢和“316”不锈钢。“304”和“316”不锈钢最主要的区别,在于“316”比“304”更耐腐蚀,价格也会相对更高一些。
为何网上保温杯能卖到那么低的价格?有业内
人士分析,除去运费,保温杯的成本实际要比售卖的价格更低,而商户为了节约成本,会存在以次充好的可能,未达到食品级标准的材质里面的重金属含量会大大超标,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他也建议,在给自己或孩子购买保温杯时,切记不要贪便宜购买“三无产品”的低价保温杯。
提醒:
选购时“摸一摸闻一闻”用轻重评判好坏是误区
上述业内人士提醒,孩子大都喜欢色彩艳丽及科技感满满的保温杯,因此一些商家就会抓住孩子的心理,对外观进行精心设计,还会加入智能显温的功能,而往往这类保温杯性价比都很低。因此,消费者在选购保温杯时,除了比对价格外,还要确认保温杯的材质,看标签,查看生产厂家、采用的生产标准、使用注意事项等,确保不是“三无产品”才能放心购买。
线下购买时,消费者可以“摸一摸”“闻一闻”。摸一摸杯口是否有毛刺,质感、杯身重量如何,是否称手等,也能分辨出产品外表面是否色泽均匀,有无裂
纹、缺口,焊接处是否光洁、无毛刺,查看杯盖开关按钮是否正常,旋合性能和密封性是否有保障;查看各部件是否容易拆洗重装。闻一闻塑料橡胶配件是否有异味,如果保温杯有食品级标准,那么气味一般会比较小。
而网上选购时,最好在正规品牌的店内挑选下单。“现在还有一些消费者会存在误区,以为保温杯是越重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上述人士提醒,保温杯有手感轻重之分,这个不能作为好坏的判断标准,有的无良商家就是利用这个误区,在保温杯底座层里加铁块甚至是水泥来加重量,诱导消费者。
□相关链接
保温杯泡茶析不出重金属
保温杯泡茶后会产生茶垢,茶垢会腐蚀保温杯,进而析出重金属,最终导致人慢性中毒?
事实:由茶水淤积而成的一层垢物,不含腐蚀性成分。保温杯内壁使用的不锈钢属于惰性材料,很难被腐蚀。所以“保温杯泡茶会析出重金属”是不成立的。
而长时间高温冲泡会加快茶叶中芳香物质的挥发,影响口感,与“重金属”“有毒物质”没什么关系。由于保温杯内胆比较厚,大量细菌会藏匿在卫生死角中,使用一天后应彻底清洗,可在杯中放入一点小苏打冲洗内胆,并充分晾干。
保温杯中不能盛放枸杞水或碳酸饮料?
事实:枸杞、碳酸饮料等虽然本身具有酸碱性,但非常微弱,即使连续泡几天,对于符合标准的不锈钢杯,也完全不用担心会有合金成分析出。但水温超过80℃,枸杞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很多都会流失,而且枸杞泡水,其药效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如果保温杯的内胆是高锰低镍钢材质,请勿长时间存放碳酸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