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学非遗技艺品乡村民俗

孩子们在闽侯跟着老艺人学竹编技艺,感受不一样的童年

孩子们尝试自己做竹编

海都讯(记者包华文/图)编个竹篮,装点上几朵野花;扎个竹球,和伙伴们抛投玩耍。2日上午,闽侯县文化馆组织20多个家庭的孩子们,在昙石山历史文化街区里跟着非遗传承艺人学习竹编技艺,感受当地民俗。

挂满红灯笼的古朴厅堂,阵阵的秋风凉爽怡人,街区内的醴泉茶苑里,孩子们人手一根竹条,跟着老艺人一起学习如何制作最简单的竹编制品。“是从这边穿过去,那边穿出来吗?”“老师,你看我这样对不对?”闽侯竹编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郑贻坚和郑生水,拿着竹条一步步教大家如何打结、穿扎,很快一个个竹篮、竹球从孩子们的手里诞生。

“我们小时候就是自己做这种竹球来玩,一个球能玩好几天。”郑贻坚介绍,别看薄薄的竹片很脆,

但韧性很好。几个男孩兴奋地在院子里踢起自己做的竹球,女孩们则挎起小竹篮,在周围寻找野花,将作品仔细打扮一番。

据了解,闽侯传统竹编工艺历史悠久,就拿破篾来说,用一把简单的篾刀,要将薄至1~2毫米的竹篾从竹条上分离出来。这样的手艺要靠手腕的力度和捏劲,才能保证竹篾厚薄、粗细均匀,且不断裂,需要几年时间才能熟练驾驭。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