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祝敏松袁丽群唐明亮图/文
“军门社区是个大家庭,为家人工作,无论多忙、多累,我都愿意。”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昨日重阳节,这既是社区老人的节日,亦是她的节日。今年林丹书记也已73岁。
一早,林丹便活跃在军门社区工作服务站,她正为给社区老人过节而忙碌着,发长寿面、太平蛋,还上门慰问孤寡老人……海都记者跟随记录属于她的“不休重阳”,尽管工作细碎繁杂,一刻不得闲,但她却充满激情。她说:“虽然我73岁了,可我感觉自己还是37岁的心态,‘革命人’永远年轻!”
镜头
1
9:00给老人送重阳过节礼连续28年为老人过节
军门社区常住人口约1.3万,其中70周岁及以上老人近1000人。重阳节对于军门社区而言,是个大日子。重阳节前两天,林丹就向社区老人发出了节日邀请,社区老人对这样的过节邀请再熟悉不过,因为这样的敬老活动,林丹已坚持办了28年。
昨日上午8时30分,社区工作服务站迎来了第一拨老人,尽管活动还未开始,但面对前来的老人们,林丹一一进行了耐心接待,还不时叮嘱志愿者们要做好服务及领取礼品的核实工作。
9时许活动正式开始,领到长寿面、太平蛋等重阳过节礼的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丫好!”家住锦巷的何宜先夫妇近90岁高龄,从林丹书记手上领到重阳过节礼时,老人连声称赞,竖起大拇指。原来,感动他们的不只是活动,更是林丹对他们的日常照料。
“孩子们都外出了,我们老两口相伴生活,年纪大了,有时候生病了,需要帮助,只要一个电话打到社区,林丹书记就马上上门帮忙解决,真的很好。”何宜先感慨道。
镜头
2
9:40入户走访独居老人社区老人情况了然于心
“把社区当成家,把居民的难事、烦心事当成自己的事。”林丹经常这么说,也一直这么做。除了接待来社区工作服务站的老人,辖区还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林丹与其他社区工作人员提着慰问品,直接上门慰问。
“这户老人最近生病了”“这户家里有位百岁老人”……林丹书记一边走,一边和海都记者念叨着。由于长期的入户走访,她对社区每个住户家里的情况早已了然于心。
家住社区附近的危惠桢今年80多岁,是位独居老人。看到林丹前来,老人激动不已,就像孩子遇到大人一般,“撒娇”起来。“跟你反映过的房屋漏水问题,现在都已经解决啦,外面的水管也换了新管。”危惠桢说,她在此居住了几十年,长期以来都受林丹的照顾,每每有什么问题,一反映给林丹,问题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解决。
这样的事情在军门社区还有很多:年过八旬的孤寡老人吴老太无依无靠,林丹就成了她的“女儿”,长年累月照顾老人日常起居,老人去世后又帮忙料理后事;社区青年小王入狱服刑期间,母亲病逝,租住的房屋被房东收回,刑满释放后,林丹将无家可归的小王领回家,帮他介绍工作,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镜头
3
10:30和居民商议“家事”有事找社区、有事找林丹
社区治理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在军门社区,有一个让群众畅所欲言的平台——“居民恳谈日”。这是林丹书记为了畅通居民诉求渠道而设立的。每到“恳谈日”,林丹都会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群众等共同协商讨论社区治理问题。
昨日上午10时30分许,上门给社区老人送完重阳过节礼后,林丹又马不停蹄地赶回社区工作服务站。林丹约好了社区居民代表,来社区商议选举事项。
“恳谈日帮助群众解决了不少烦心事!”多次参加活动的军门社区居民林斯文说,大家提出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他们对解决结果很满意。“如今,‘居民恳谈日’已经成为一个传统,群众对社区更加信任了,大家都是‘有事找社区’。”
讲述
“革命人”永远年轻!
恳谈会结束,已临近中午,忙了一上午,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的林丹,也终于感觉到了一丝疲惫。
与林丹共事多年的军门社区党委副书记谢榕说:“虽然已年过古稀,但林丹书记对待工作依旧满怀激情,她身上的那股拼劲、韧劲令人钦佩,我们要努力成为‘林丹式’的社区工作者。”
1972年,20多岁的知青林丹回城,在等待工作分配时,社区居委会的老主任邀请她前去帮忙,她从此与社区工作结下不解之缘。“老主任就是一名党员,在群众中口碑很好。她说我整天笑眯眯的,这性格很适合做社区工作。”林丹说,社区忙的都是“婆婆妈妈”的事,忙到现在,自己也成了70多岁的“老婆婆”。
“虽然我现在73岁了,可我感觉自己还是37岁的心态。”林丹笑着对记者说,“我是一名党员,只要大家需要我,我会一直努力做好社区工作,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革命人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