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抗台防汛、山地水域救援、老人走失,小到处理马蜂窝、帮市民抓家里出现的蛇……福建有一支这样的民间救援队,迅速响应救援任务、奔走于险情一线,它就是福建省星光救援队。
福建省星光救援队自2015年6月成立以来,足迹遍布省内外,执行过十余次大型自然灾害救援,百余次水域、山地、城市等社会公益救援,救助受困群众上万人。目前,队内共有专业救援队员86名,志愿者285名。星光救援队作为福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联动单位,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常态化救援机制,被福州市应急管理局授予“福州市社会应急救援机动队伍”。
“抢救生命,是我们的首要目标”
“有三个老人和一个小孩被大水围困,急需救援!”2021年8月6日,受台风“卢碧”影响,福州普降暴雨,高新区南屿镇南井村积水最深超过两米。当天中午,星光救援队党支部书记欧阳光正准备吃午饭,突然收到110指挥中心发来的救援警情。他立即丢下碗筷,通知队员们赶赴现场。
不到一小时,38名队员带着3条冲锋舟集结到南井村救援点,可求救人员的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无奈之下,队员们只得分头驾着冲锋舟,进入积水严重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有人吗?有人吗?”经过半个多小时搜寻,队员陈浩浩
在一处平房内听到了回应。由于水位暴涨,被困老人的家门被堵死,怎么也打不开,在征得老人同意后,救援队员们砸开窗户进入,将老人和孩子背上船。当天队员们一直忙碌到半夜,共救出受困群众80多名。
2020年6月7日凌晨,星光救援队水域基地突然接到110警情通报,由于乌龙江水域水位猛涨,9名钓鱼市民被困沙洲,情况十分危急。不到10分钟,一支由领队、安全员、信息员组成的临时救援队迅速赶往事发地。
“当时江上没有灯光,加上水位暴涨,我们看不见停船的地点和水下的电
杆,救援风险很大。但抢救生命,是我们的首要目标。”队员叶鑫涛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救援队员们驾驶冲锋舟缓慢靠近被困人员,用探照灯和喇叭逐个确定位置。其中一名男子面色发白,伴有呕吐症状,随时可能被汹涌的激流冲走。
救援人员在激流中将救生绳、救生衣及救生圈抛向该男子。之后,队员们又将救生衣、救生圈逐一递给被困人员,合力将他们拉上冲锋舟,安全转移至岸上。9名被困者刚刚脱险,暴涨的江水就将他们曾经容身的沙洲完全吞没。
自掏腰包,坚持公益救援
近日,记者来到星光救援队位于乌龙江畔橘园洲大桥下的水上基地。基地旁的水面上停放着十余条冲锋舟和橡皮艇,库房内整齐摆放着声呐、GPS定位仪、救生衣、抢险照明系统等各类救援设备。“我们每天都有人在这里24小时值班,一有水域险情马上出发!”
据介绍,这个水上救援基地是星光救援队自筹资金建设的。因为是纯公益组织,救援队各项救援工作不收取政府、联动单位,以及个人的任何回报,但每年各方面队务开支都不低于100万元。
“目前,我们所有的救援经费均来自队员自筹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支持,但救援任务繁多,开支巨大,常常遇到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情况。”欧阳光告诉记者,为了维持救援队的正常运转,他和队长张宜荣常年自掏腰包,弥补资金缺口。“我和队长这些年下来,每人大概出了
一两套房子的钱了。”欧阳光说。
除了每次施救都不收取任何费用外,队员们外出培训、学习、考取资格证,采购救援装备等都是自掏腰包。其间,有获救者家属拿出钱物向他们表示感谢,但都被他们回绝,“我们的救援是纯公益,一分钱都不能收”。
作为一支志愿救援团队,星光救援队所有队员,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救援活动,欧阳光也不例外。他自己经营着一家木业公司,自2015年一手创办星光救援队以来,为了救援队的发展,他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时间与心血。经过六年多的发展,星光救援队逐渐发展成一支担负着公益救助、抢险救灾、自然灾害救援、应急培训的公益志愿者服务队,并在2019年5月成为获福州市应急管理局授牌的全市第一支社会应急救援机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