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新华每日电讯》
作业少了,辅导班停了,课后活动丰富了……今年9月,“双减”为全国中小学生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开学礼。“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一个多月,带来了不少新气象,学生和家长欣喜之余,也不禁提出疑问,“双减”后的学习质量如何保证?“双减”到底如何让教育“返璞归真”?
放学后,孩子们在干啥?
下午四点半,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八年级的贺国桓没有回家,而是早早来到无人机教室,和小伙伴们围坐在电脑前,进行模块化编程。学生们的讨论声和无人机的引擎声填满了整间教室,一架架无人机从出发点平稳起飞,在空中自如地翻了几个
跟头后,稳稳地落在了终点。
新学期开始后,贺国桓的课后生活一下子丰富了起来。“以前放学回家后我一般自己做作业,在家里没有同学一起探讨,缺少学习的氛围。现在我在学校就可以快速完成作业,还可以上自己喜欢的素拓课。”
教师陈群燕除了教八年级的物理课,也是素拓课“生活与物理”的授课老师,在陈群燕看来,素拓课对学
生专业课的学习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物理是一门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有一定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素拓课上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把理论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爱上物理。”
15分钟的作业够吗?
“双减”政策要求,全面
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过去学生为写作业发愁,现在老师为留作业发愁。”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九年级的数学老师兼年级组长孙玥为留作业专门建立了一款小程序,每个学科的老师把每天的作业内容和预计完成时长填写进小程序中,孙玥进行总体把
控,保证学生每天的作业总时长控制在90分钟以内,平均每科作业在15分钟左右。
孙玥表示,作业量减少,确实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让孩子们的每一次练习都能产生最大的效用。
为此,老师们加强研讨,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分层留作业,让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练习。
此外,“答疑辅导”是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学生们在学校完成大部分作业,老师则第一时间从作业的反馈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进行辅导。
不少老师表示,新学期刚刚过去一个月左右,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还无法进行数据化的呈现,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确实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