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罗丹凌)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等7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其中福建将新增或改扩建32个。
“在功能设置上,至少要具备开展常规球类、跑步健走、器械锻炼、儿童游乐活动等4类功能,至少可以
同时开展5种运动项目,主要目的是确保体育公园功能丰富、全龄友好,让广场舞和篮球赛能够在体育公园内和谐相容,特别是让‘广场舞大妈’和‘篮球少年’不再冲突、互不干扰。”10月2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福伟表示。
《意见》要求,推动体育
公园绿色空间与健身设施有机融合。体育公园绿化用地占公园陆地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65%,确保不逾越生态保护红线,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推进健身设施有机嵌入绿色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打造运动场景。体育公园要与生产生活空间有机融合,不设固定顶棚、看台,不得以建设体育场馆替代体育公园,不得以体育公园的名义建设
特色小镇、变相开发房地产项目,避免体育公园场馆化、房地产化、过度商业化。不鼓励将体育综合体命名为体育公园。
记者了解到,福州市已有3座智慧体育公园投入使用,分别位于鼓楼区、台江区和连江县。此外,在长乐区、马尾区和高新区还有4座智慧体育公园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