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导读 下一版  

福州两大街区古韵新潮荟萃

我省10个特色步行街将改造提升,三坊七巷打造成福州海西会客厅,

三坊七巷

上下杭夜市人气满满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引进不少“潮”店

上下杭立足夜色经济发展

N海都记者陈晋马俊杰文/图

11月2日下午,福建省商务厅举办福建省特色步行街高峰论坛活动。记者了解到,福州三坊七巷、上下杭,泉州中山路步行街、五店市,漳州古城等10个街区介绍了相关改造提升方案。福州古厝集团表示,将加快三坊七巷和上下杭升级改造,其中,三坊七巷将打造成海西会客厅,上下杭重点打造夜色经济品牌区域。

三坊七巷商旅文融合发展

福州古厝集团相关人士介绍,三坊七巷经过十余年保护修复,街区的活态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得以延续。目前,三坊七巷步行街已入驻商户276家,包括各类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中华老字号等,初步形成了“商街、文坊、俗巷、杂边”文商旅融合发展的优质业态格局。

根据规划,三坊七巷将

形成“一核多带”的商业空间布局。其中,“一核”以三坊七巷为文化旅游核心,“多带”涵盖了朱紫坊、津泰路、达明美食街、地下商业带等,实现了商圈多元化发展。同时,通过丰富街头小品设计,打造塔巷油纸伞、网红钢琴弄、黄巷闽台交流基地及安泰河风情带等主题景观。

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

里坊规制,将主街道、次巷道、里弄的照明亮度分为三个等级亮度。以“一巷一景、一巷一特色”为主体,规划设计街区夜游精品路线,实施安泰河两岸景观配套提升工程,再现“小秦淮河”风光。

上述人士表示,改造提升后的三坊七巷,将实现历史文物、艺术场馆、餐厅、酒吧、咖啡屋、民宿、客

栈、创客空间、广场、公园、绿化廊道、步行道等要素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构建三坊七巷南后街及各坊巷与东百中心等大型商业中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城市商业体系,推动休闲、文创、艺术、轻奢、潮牌等产业集聚,实现商圈经济效益最大化,推进街区商旅文融合发展,使其成为福州海西会客厅。

上下杭打造知名夜色品牌

于2020年12月20日开街的上下杭·金银里商业步行街定位为“历史中的老文化,文化里的新时尚”。其中,夜色经济是上下杭规划的重要部分,通过在沿线各景观节点配备音乐喷泉及街头艺术表演,引入大型商业广告屏幕与夜景灯光点缀,大力发展夜景、夜宴、夜

演、夜娱、夜购、夜宿,吸引游客参观。同时,鼓励商户每天晚上10点后开展大力打折促销活动,刺激消费市场。

目前,金银里商业步行街引进的餐饮、文创、潮玩等方面的首店达10多家,涵盖面广,截至2021年10月31日,已引进中国首店3

家,福建首店4家,创意店5家,累计实现营业额约1300万元。

此次升级改造,上下杭将继续在夜色经济上下功夫,将在街区重要点位增设游客休憩、景观小品等设施,提升游客夜间休闲感受。其中,将对龙岭顶片区进行开发建设,在

山顶引入酒店、客栈等,打造福州味住宿。同时,开展“夜色经济休闲购物示范商铺”选举活动,利用隆平路周边的育智广场,常态化开展草地音乐live、露天电影、网红美食、国潮文创、氛围互动等活动,打造夜娱品牌IP项目。

□链接

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两街区均上榜

记者从福州古厝集团了解到,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关于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公示》,拟确定120个项目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福州三坊七巷、上下杭进入公示名单。

根据《福建省“十四五”商务发展专项规划》,福州市将持续推进三坊七巷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在保护好街区建筑肌理、保护修复古厝的基础上,注重古厝活化利用,不断优化步行街业态布局,积极引入优质文化和商业业态。

目前,福州市正在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根据建设方案,福州市重点将上下杭打造为具有文化和旅游特色的高品位休闲街区,建设集合文创商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多业态的消费集聚地,打造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并推动在2023年内创成4A旅游景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