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8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山野小精灵逐花逛西湖

叉尾太阳鸟再度光临福州市区

叉尾太阳雄鸟振翅悬停在空中,用弯曲管状喙触碰花蕊,吸食花蜜

叉尾太阳雌鸟

N海都记者马俊杰文/图

山水如画,枝叶关情。多山、多水、多绿的美丽福建,也是众多鸟类喜欢的栖息地。据福建省林业局统计,截至今年8月,我省已记录到鸟类近600种,约占全国种类数的40%,其中不乏珍稀濒危品种,有一种体型小巧的鸟类,因其觅食的姿态、漂亮的羽毛、较容易观察的特性,吸引了许多观鸟、拍鸟爱好者,它就是叉尾太阳鸟。

入秋之后,叉尾太阳鸟像往年一样如约而至,从海拔较高温度偏低的山林中,回到相对暖和的福州市区和低海拔近郊过冬。连日来,不少摄影爱好者在福州西湖公园拍下了它们的倩影。

身披五彩衣凌空炫特技

昨日上午,西湖公园梦山脚下墨池旁,一群摄影爱好者在过道两边架起了相机,所有人都屏息静气默默地目视前方,在等待着目标的出现。

忽然,一位老伯轻轻说道:“来啦,来啦!”随即“啪哒啪哒”的快门声便响成一片,记者顺着长枪短炮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只身形小巧的鸟儿振翅悬停在空中,正用它弯曲的管状喙触碰花蕊,吸食花蜜。

它头颈泛着金属绿光,背部呈橄榄绿,两根金属绿的尾羽特别长,像吃水果的小叉子,赭红色的喉部与黄嫩色的腹部相连,整体色彩跳跃感极强,非常艳丽好看。

一位摄影爱好者告诉记者,刚才拍摄的鸟儿,叫做叉尾太阳鸟,这只色彩艳丽的是雄鸟,雌鸟通体羽毛呈黄绿色,尾羽也短小,相比雄鸟就没那么漂亮了。10月下旬开始,随着天气转冷,叉尾太阳鸟又来到西湖,身披华服凌空炫技,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喜欢拍鸟的市民。

本就是留鸟并非外来客

在和拍鸟爱好者聊天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叉尾太阳鸟是候鸟还是留鸟,他们有不同的说法,有说留鸟的,也有人提出异议。反对的人说,若是留鸟,为何只在天冷的时候,也就是每年10月底到次年春节,才能见到它们?

为此,记者请教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资深会员陈林。

具有多年鸟类拍摄经验的陈林告诉记者,叉尾太阳鸟是留鸟,一年四季都在本地栖息,它们之所以会让人产生是候鸟的错觉,正是因为叉尾太阳鸟有垂直迁徙的特性。简单地说,气温较高时,叉尾太阳鸟在海拔较高的山林中栖息,当天气变冷后,就会迁徙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因为福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冬季山林中温度较低,而市区和周边近郊海拔低,温度相对较高,所以在春夏秋三季,较难看见叉尾太阳鸟的踪迹。

陈林打趣道,叉尾太阳鸟还是“花花公子”,它们以花蜜为主食,哪儿有花开,就跟到哪儿。现在福州市区绿化、花化较好,因此,这个季节在闹市中见到叉尾太阳鸟,就不算稀奇了。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