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唐明亮
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是福建的金字招牌,这既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全省上下一代又一代生态建设者践守初心、接续奋斗的结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中,福建以39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入选,居四省推广总数首位。如今的福建,正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也向美丽中国建设的“福建样板”坚定前行,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光泽打造“无废城市”,贡献“福建样板”
南平光泽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如何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实现“双赢”?
“作为‘无废城市’试点中农业县的代表,光泽县立足农业农村城市实际,并结合产业现状和优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光泽特色的‘无废城市’绿色发展道路。”南平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的光泽,不管是农业、农村,还是工业,无不透露着“无废”气息。以工业为例,属地的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白羽肉鸡生产、加工为主的企业。企业在育种、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可实现全产业链闭环和资源有效利用,将各环节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变废为宝”。比如,鸡粪用于生物质发电,转化为清洁电能,一年28万吨的鸡粪发电1.6亿千瓦时;鸡毛、鸡血、鸡内脏和鸡骨头等固体废弃物可综合利用,生产出高蛋白动物饲料。
与圣农公司仅一墙之隔的还有一家福建圣羽鸡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圣农公司产生的鸡毛,被直接送到隔壁企业,经过羽水分离、挤压控水等流程,进入原料仓,再经过高温高压等全自动生产流程,制成羽毛粉,这是水产养殖业的优质饲料。仅这一项资源利用,企业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
目前,光泽县通过发展固废资源化产业集群,形成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各类废物系统化解决方案,基本实现了圣农公司主产业链固体废弃物全量利用。各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高达95%,废弃物利用产业链每年增值超过4亿元,实现产业链驱动废弃物处理的循环经济。
不仅如此,在探索“无废农业”发展模式,着力构建“无废城乡”发展格局上,光泽县也取得不俗成绩。光泽县正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福建样板”。
发布专项规划全方位布局生态环境保护
2020年,福建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历史高位。12条主要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97.9%,9市1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8%;PM2.5浓度20微克/立方米,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2年保持全国首位。今年1—8月,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优、领先全国。
为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环境更好,我省近期发布了《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从减污降碳、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等多个方面做出全面布局。
减污降碳方面,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调整优化四大结构,实施“绿碳”“蓝碳”工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美丽城市方面,深化
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开展“静夜守护”行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保障城市环境安全。
美丽乡村方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梯次推进绿盈乡村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美丽河湖方面,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闽江、九龙江等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建立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体系,建成一批美丽河湖样板。
美丽海湾方面,“一湾一策”深化重点海湾综合治理,健全“海上环卫”机制,开展海湾全天候可视化监管,建成一批美丽海湾先行示范区。
美丽园区方面,实施“一园一策”综合整治,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环保智慧园区。风险防控方面,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补齐医疗废物处置短板,有效防范和化解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