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梳“妈祖头”看谁技更高

莆田湄洲岛首次举办妈祖发髻技能竞赛,展现“湄洲女发髻”独特的文化魅力

帆船头是湄洲女发髻的标志

N海都记者黄义伟文/图

11月20日上午,2021年度莆田湄洲岛首次举办美妆设计职业技能竞赛。该活动由湄洲岛工委宣传部、湄洲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52名选手现场梳制具有湄洲特色的“妈祖头”,以精湛技艺展现着“湄洲女发髻”独特的文化魅力。年轻选手可以当场获得省级职业技能证。

最小参赛选手5岁高手半小时就完成

记者了解到,这次竞赛按照福建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进行。竞赛内容为技能操作,成绩按百分制。技能操作采取现场操作、评委现场评分的办法进行。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获奖选手给予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1000元、700元、500元奖金。

上午9时,“湄洲女发髻技艺竞赛”准时开始。每一位选手都配有一名发型模特,在发型模特的

面前,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满了头簪、饰花、发卡、发胶等多种器物。选手们现场梳制“妈祖头”,需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自己的作品。

记者看到,参赛选手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许多选手在半个小时内就完成了湄洲女发髻的作品。评委告诉记者,要把湄洲女发髻梳得好看,要看自己的脸型,还要根据自己头发的长短,整体看起来要美,另外个人的气质也很重要。

湄洲女发饰、服饰是“妈祖信俗”的子项目

“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寄平安”,帆船头造型的湄洲女发髻与大海衫、红黑裤子并列为湄洲女服饰的三大显著特征。此发髻相传为妈祖生前亲自设计,妈祖一生未嫁,将身心许于大海,独创的发

髻是妈祖短暂一生中“帆髻示志”的象征。

“髻为帆、针为锭、线为缆”,湄洲女发髻中各个配饰都有着独特的海洋文化寓意,寄托湄洲女对出海打鱼的亲人一帆风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作为世遗“妈祖信俗”的子项目之一,湄洲女发饰、服饰于2008年6月即被列入莆田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湄洲女发髻的技艺,承载着妈祖文化的独特内涵和象征意义。

近年来,湄洲妈祖巡安东南亚、台湾、上海、江苏等地时,身着湄洲女服饰及梳着湄洲女发髻的湄洲女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力地推动了湄洲女发髻等妈祖文化元素走向世界。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