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晋江“长护险”试点成效显著

试点工作一年多,参保对象从24万拓展到33.5万人,还探索形成“全民一体化”和“医养康融合”的晋江实践模式

护理人员上门开展服务

N海都记者杨江参通讯员林晓燕文/图

为拓展“晋江经验”民生保障内涵,2020年7月,晋江市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纳入县域集成改革试点系列项目之一,在全省率先启动。

昨日,记者从晋江了解到,一年多来,试点工作成效良好,参保拓面有序推进,参保对象从24万拓展到33.5万人,自愿集体参保村(社区)从28个增至68个。同时,还探索形成了“全民一体化”和“医养康融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晋江实践模式,可为其他地区构建长护险制度提供经验和借鉴。

按需提供服务为失能家庭减负

“感谢政府,不仅有专业护工上门服务,还把护理床和防褥疮床垫送到家里来,这么多的贴心服务,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作为晋江首批长护险试点失能人员的家属,家住晋江永和的刘女士(化名)实实在在感受到长护险带来的便利,直言这一政策给照顾失能在床叔叔十几年的她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

相比于其他试点地区现阶段只覆盖职工医保对象,晋江长护险一开始就确立了建立“全民一体化”长护险制度的总目标,将职工群体和城乡居民群体融为一体,实现了“两个同步覆盖”,即同步覆盖职工医保对象和其他城乡居民、同步覆盖所有年龄段的全体市民,做到所有社会成员同参保、同待遇。截至2021年11月,晋江市长护险参保规模超过

33万人,其中城乡居民超12.6万;已为1019位重度和中度失能人员提供失能护理服务4.3万人次;为270个失能家庭提供辅具服务4891件次;在4个社区开展了预防失能干预试点工作。

同时,晋江长护险开发了长期护理47个基本服务标准项目清单,规范明确了服务内容、标准工时、建议价格和服务频次。居家护

理对象可按“标准服务清单+个人服务计划”方式获取符合个人需求的服务。

此外,晋江长护险试点工作还通过构建老龄社会失能人员家庭负担过重的社会互助共济机制,让普通家庭也有能力购买到专业的失能护理服务。部分失能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得以重新就业,增加了失能家庭收入,给这些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引进专业机构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而为了确保服务质量,晋江通过与福建省中医药大学合作,在晋江市中医院(三级中医院)设立了失能护理技能培训基地,目前已组织培训5期,受训人员234人次。同时,对标上海等地,引进一批护理、评估、辅具租赁的专

业服务机构,带动本地服务机构发展,目前已有13家服务机构纳入定点、在岗专职护理人员超过120人,本地失能护理和老年人护理等专业市场供给体系初步形成。

晋江市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晋江长护险试点工作启动

一年多来,社会舆论认可支持氛围日趋浓厚,助推了移风易俗、爱心慈善等良好社会风尚的进一步提升,形成了县镇村三级慈善力量积极参与的格局。其中,晋江市慈善总会捐助参与了辅助器具项目,镇级英林心基金会按13元/人的标准资助本镇村(社区)集

体参保,村级层面有富余村财集体代缴的、有村慈善基金捐助的、有简办红白事募集的、有个人和企业主动认捐的。此外,福建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会还在晋江设立全省首个“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站”,福建省医保研究院设立长护险晋江研究基地。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