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电商广告滥用“极限词”得治!

N据新华社电

当前,各类网络平台上不乏靠夸大其词促销者。新华社记者采访发现,部分网络平台上违规违法使用“极限词”广告的情况仍多,不仅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也导致不法分子借“商家广告词违法”进行敲诈勒索一类案件频发,亟需加强监管治理。

记者从山东警方了解到,此前,山东枣庄山亭区桑村镇西罗山村村民洪志鹏不堪网络敲诈烦扰,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求助。原来,他的网店被人举报涉嫌虚假宣传,对方称只要4000元钱就能撤销举报“了事”。办案民警介绍,马某等人在多个网络平台的网店中,搜索包含“最”“永不”“环保”“无毒”等词的广告,然后以广告用词违法为由,向12315平台投诉举报。不少商家为避免被罚,不得不“花钱买平安”。

我国《广告法》明文规

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对于违法使用“极限词”广告“吹牛”的,可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等。

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网络平台上的广告中“极限词”仍大量存在。多家网络平台相关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各平台对相关商品宣传时违法违规使用广告“极限词”都持零容忍态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治理效果未达预期,想要做到监管压力全时全域覆盖难度很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精武等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当前该领域治理依据存在效力低、漏洞多等问题,亟待从立法层面查漏补缺提级。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应主动提升科技监管水平,消除监管盲区,提升监管效能,铸造监管公信。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