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球变暖下为何寒潮还这么猛烈?

11月30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预警,这是今年10月以来第四轮影响我国的大范围寒潮天气。本次寒潮过程后,12月2日至3日还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为什么全球变暖背景下,寒潮还这么频发、猛烈?

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1951年至2020年逐月寒潮统计显示,平均而言,往年到11月底寒潮发生次数为2次,今年已有4次,较同期来说的确偏多。但

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到,11月是寒潮发生次数最多的月份,其次为10月和3月。

寒潮通常在季节转换期多发,这是因为降温幅度是衡量冷空气是否达到寒潮级别的重要标准。处在季节转换期的11月和3月,气温正在下降或上升过程中,冷空气叠加基础温度的起伏变动大,相对容易满足寒潮标准。

虽然寒潮频发,但截至11月28日,我国中东部多地气温仍较常年偏暖。

从目前预报来看,12月上旬冷空气势力又将变弱,全国大部尤其是北方偏暖的情况或将延续。

今年是“双拉尼娜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目前,位于北极极地的冷涡中心位置有偏向东半球的倾向,因此,明年1月至2月,寒潮发生数量还有可能进一步攀升。

专家指出,全球变暖与寒潮并不矛盾,反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更容易出现更

加极端的寒潮天气。

一般情况下,极地地区的冷空气会受到地球西风带控制,将其圈在一定范围内,就像一个“羊圈”,正常情况下,冷空气这些“羊”大都会被西风带这个“羊圈”圈在极地地区。

但在全球变暖和极地放大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北极地区升温明显,中高纬地区的温度梯度减小,欧亚大陆上空的西风减弱,导致西风带这个“羊圈”不再像以前那样牢固,

被圈在极地的冷空气更容易突破西风带,向南“一泄而下”。

一方面冷空气较易向南侵袭,另一方面中纬度地区的经向环流型加强,更有利于极地或高纬度的冷空气团南下。这种情况下,极地冷空气团甚至可以直接进入我国东北部地区,造成北方大范围寒潮暴雪等剧烈天气,同时可进一步向南推进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大范围降温。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