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xdsbMA03MN0320220802C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咱厝闽南语学习平台即将上线

鲤城区将与泉州师范学院深度合作,系统传承推广闽南语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李莹

为庆祝泉州申遗成功一周年,近日,泉州鲤城区举办创建世遗典范城市“海丝泉州·古城讲坛”第一讲暨闽南方言抢救性保护传承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记者获悉,今后,鲤城区将与泉州师范学院围绕系统传承推广闽南语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制作“泉腔鲤音”闽南语语音词典、组织闽南语师资力量培训、开发闽南语校本课程、开展闽南语研学活动和比赛等方式,共同做好闽南方言的传承和保护。

“泉腔鲤音”闽南语研学小程序 即将上线试运行

活动现场演示了研发的“泉腔鲤音”闽南语研学小程序(测试版)。该程序集语音词典、应用场景、互动端口等功能于一体,即将上线试运行。其中,闽南语泉州腔鲤城音的语音词典,第一期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将囊括10000个常用词组、3500个常用字的闽南语发音和书写,具有便捷性、规范性、实用性、公益性的特点。

“我们还依托小程序开设‘侨批乡音’特色栏目,精选了《亲友书》《父子书》等侨批,邀请泉州师院戴朝阳教授等献声读批。”鲤城区社科联主席吴湘霖介绍,该栏目将进一步助推海外华侨记住乡音、留住乡愁。

“地方文化凝结在地方语言当中,闽南方言承载着泉州最为丰厚的文化传统,对闽南语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泉州市语言文字学会会长王勇卫说道。

将常态化举办“海丝泉州·古城讲坛”

“海丝泉州·古城讲坛”第一讲也迎来正式开讲,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戴朝阳以“闽南方言诗词吟诵”为主题,分享语言的韵律和情感、发声和吐字归音等,带领在场嘉宾用闽南语诵读诗词,在吟诵间领略乡音之美。随后,大家围绕“闽南方言抢救性体系化保护传承”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闽南语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中国古代语言活化石”,保护传承闽南语是推动闽南文化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今后,鲤城将常态化举办“海丝泉州·古城讲坛”,邀请文化名人、社科专家、党员干部、古城文化爱好者、在地居民等,在古城各类文化空间、世遗点等场所开讲。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