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档案
12
陈晴珍
●高考成绩:537分(历史组)
●毕业学校:安溪恒兴中学
●录取学校:莆田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
N海都记者 黄晓蓉 文/图
在陈晴珍2岁时,爸爸抛下她们母女3人,跑回老家,从此再也没有任何消息。此后,妈妈带着2岁的晴珍、1岁的妹妹,相依为命。陈晴珍的妈妈没读过书,是靠打零工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的。她们没有固定的住所,这些年来,都是辗转借住在外婆、大姨、舅舅家。今年高考,晴珍取得历史组537分的好成绩,已被莆田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录取,学费大约为6000元;而小她1岁的妹妹,也即将读高三,学费、住宿费、伙食费加起来约4000元。这个只有妈妈一人赚钱的家,早已入不敷出,两姐妹的学费,让妈妈很是为难。如果你愿意帮她们一把,请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联系我们。
靠妈妈打零工撑起这个家
这个暑假,晴珍和妈妈都在安溪县城打零工,目前借住在大姨家。妈妈今年48岁了,由于没读过书,只找到一份包装工的工作。只有工厂有订单,她才有活可以做,收入比较不稳定,好的时候可以月赚2000多元,差的时候只有1000元左右。
晴珍则在一家24小时的快餐店打暑假工,工作时间为8小时,有时轮白班,有时通宵夜班,因为全程都需要站着,刚开始她不习惯,脚都站肿了。但尽管再累,她也没有打退堂鼓,因为这份工作包3餐,一天能赚50元。收入虽然不多,但可给妈妈减轻不少压力。
由于爸爸在晴珍2岁时就抛下她们母女3人,至今都没任何消息,晴珍和妹妹对他都没有印象。这19年来,都是妈妈一人打零工赚钱,供两个孩子读书,撑起这个家。小时候,晴珍和妹妹借住在外婆家,妈妈出门去打工。当晴珍和妹妹上高中、初中,她们没钱在县城租房住,姐妹两人各自在不同的学校寄宿。母女3人虽然都在同一个县城,但只有在寒暑假才能团聚,有时候借住在舅舅家,有时候借住在姨妈家。
学习不用妈妈操心 还默默分担家务
“你要是不好好念书,就会跟我这样,一颗心总提着,担忧明天挣不到钱。”母亲常常这样跟晴珍说。妈妈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她希望两个女儿可以好好读书,不用过她这样的日子。
心思细腻的晴珍,把这句话当作学习的动力。她从小学习自觉,成绩优异,根本不用妈妈操心她的学习,更不用去上任何补习班。虽然妈妈从不对孩子提及生活的苦,但晴珍都看在眼里,默默帮忙分担着。晴珍上小学时,就会煮饭、洗衣服、浇菜。
这次高考,晴珍如愿被莆田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录取,她说毕业后,要回安溪当一名优秀的老师,陪伴在妈妈和外婆身边,也要为农村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以感谢求学路上,帮助过她和妹妹的好心人。
晴珍要到莆田读大学、妹妹也即将升高三,家里经济更困难了。这个暑假,妈妈和晴珍都在努力赚钱,但所有的钱加起来,只够一个孩子读书,如果你愿意帮助这个懂事的女孩,请联系我们。
□我要帮助TA
11名学子
全部被认捐
“秀灵这个孩子很懂事,我来认捐。”昨日下午,李志缎先生认捐了10号学子胡秀灵的大学学费。去年,李先生就已认捐了秀灵的大学学费,但秀灵被民办大学录取,学费要近2万元,她最后选择复读。当得知秀灵今年被公办本科录取,李先生再次表示要认捐秀灵的学费,帮助她完成学业。
昨日下午,认捐了4号学子林芳芳、7号学子李名泰、9号学子尤祖滨的李志艺先生,又认捐了11号学子姚鑫的大学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