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日锦/文 林良标/图
近日,泉州市生态环境局与海峡都市报联合发起“小小水质观察员”体验活动。来自丰泽区实验小学潘山校区、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见龙亭实验小学的二十多名小记者与家长一起前往泉州市晋江石砻水质自动监测站,体验水质自动监测全过程。
在自动监测站,小记者们不但全面了解、认识了各种监测仪器,监测流程,在监测站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变身“小小水质观察员”,动手给泉州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做起了体检。
“没想到我们看似普通的水,还有这么严格的监测程序。”活动现场,小记者家长苏先生告诉记者,通过活动孩子对水质监测有了生动立体的理解。作为家长,他也是第一次了解整个水站的运行流程。
“践于行,植于心,才能真正带动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活动主办方泉州生态环境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则表示,以体验代替说教的社教模式,更能触动孩子们的环保思维。
小小水质观察员
海都小记者:丰泽区实验小学潘山校区一年级一班 叶泽凯
指导老师:陈雪英
在晋江石砻水质自动监测站,我成了一名小小水质观察员。
在参观了11个水质处理单元之后,老师让我们自己采样检测。只见桌子的白纸上放了四个杯子和两根滴管,不远处有一张采样对比卡,轮到我尝试了,我把两滴来自不同杯子的水滴到试纸的两边,奇迹发生了,肉眼看着差不多的水,到了试纸上还真的呈现出颜色不同的两道痕迹,根据采样卡,我一下子就判断出了哪杯水质更好。在这里我学会了水质监测这项新本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接着,老师带领我们去体验抽水。按下按钮之后,我听见了“噔噔噔……”的声音,地板也开始抖动起来,水被抽起来了。
这次的水质观察活动,让我明白了原来我们平常看似简单的饮用水背后有这么多默默努力、辛勤奉献的人,我想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保护水源,人人有责
海都小记者:丰泽区实验小学潘山校区103班 苏慕琪
参观了晋江流域泉州—南安交界断面水质监测监控实况,并体验水质自动监测站各项仪器的有趣实验过程后,我对保护水资源有了深刻的认识。
测试水源的pH值,让我知道了水源的酸碱度,也知道了碱性水对人体的好处,并且知道了原水通过层层过滤杀菌消毒,最后才能适合我们人体饮用。
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明白生活中的电子废弃品与生活垃圾要区分开处理,否则会严重污染水资源,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比如:用过的电池,废弃手机等电子产品。都要进行垃圾分类,分开处理,防止污染水资源!
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健康人人有责,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小房子里的大作用
海都小记者:见龙亭实验小学三年一班 曹念庭
指导老师:黄剑虹
参加海都报小记者活动的那天早上,我和爸爸早早就来到了位于晋江流域的石砻水质自动监测站。
到了现场,乍一看上去,水质监测站是一个很普通的只有两层的小房子。我心想:“这个监测站这么小,怎样检测水质呢?”
活动开始后,老师带我们到了二楼,我才打开眼界。原来这里有许多仪器设备,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仪器的主要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值、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氨氮、高锰酸钾指数、总磷、总氮、铅和六价铬等共11项。
在这里,每4小时就采样监测1次,每台仪器每天会获得6个监测数据。只有合格的水才会输送到大家的生活当中。
这次的参观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个监测站对大家生活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后我们一定要做到节约用水,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受用终身的水环境监测站之行
海都小记者: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 陈卓煦
至今,我仍忘不了晋江石砻水质自动监测站之行。那天是我第一次以小记者的身份参加活动。一大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出发了。
一转眼,我就到达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地,走进监测站,一个个仪器整齐地排成一排,就像一栋栋小房子。这些仪器不仅样子不同,功能也是各种各样。在老师详细的讲解下,我了解到这些仪器可以实时监测晋江流域泉州—南安交界断水水质情况。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水质,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测试纸,准备了四种水。每个小记者排队测试,由于我排在后面,当我看着别人做实验时,我跃跃欲试,心里好想好想做实验啊!左顾右盼,终于轮到我了,我激动万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首先,我拿着试管沾一点点水,小心翼翼地滴在pH试纸上,黄色的试纸瞬间变成深蓝色。实验证明,我滴的水是碱性的,我还测试了中性和酸性水,在实验中我了解到中性水是最适合人饮用的。
小记者之行充满了新鲜感,不仅让我认识水质自动监测站,而且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没有了水,就没有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