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

“十四五”期间,福州市将在五方面加大投入,增进残疾人福祉

N海都记者 陈晋

近日,福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州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残疾人社会保障、就业创业、残疾预防与康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等5个方面任务,设定12项主要指标,谋划安排66个重点项目。到2025年,残疾人收入与全市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

为残疾人开展长期照护服务

《规划》提出,完善残疾人群体救助帮扶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纳入特困人员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包括加大对残疾人生活用水、电、气、暖等基本生活支出费用优惠和补贴。落实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政策,为残疾人携带辅助器具、导盲犬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公共场所提供便利,残疾人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免费乘坐市内公交汽车、地铁、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

《规划》明确,要推动开展残疾人长期照护服务。特别是加大对就业年龄段(16~59周岁)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扶持力度,实施残疾人托养补助项目,支持乡镇(街道)残疾人日间照料托养机构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机构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

给予残疾人就业、教育扶持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福州市将推动实现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年均增速6.3%,残疾人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大于10%以上,城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1600人以上,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比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均达100%。

在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要完善扶持政策,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给予奖励,逐步提高奖励标准,促进残疾人就业激励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衔接;继续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合理认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形式,规范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年审并实现全国联网认证;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条件、适合岗位要求的残疾人就业。

“十四五”期间,福州市还将制定实施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加强残疾儿童普惠性学前教育,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幼儿入园学习,支持各县(市)区开办特殊幼儿园或在特教学校举办学前班。此外,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